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9 14:13:4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2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蒸发量达1600mm的宁夏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塞上米粮川”的美誉。
材料二银川市在民间传说中又称“凤凰城”。这个美丽的名字是从何而来的呢?有一种流传很广泛的说法是,宁夏土质碱性最重,地面常常像银子撒满了一地,呈白色,故名“银川”。
材料三左图为宁夏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右图为该区域横向剖面图及P地景观示意图。

(1)从右图中的景观图可知,P处的地貌形态是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宁夏平原的形成原因,并描述P处地貌形态的形成过程。(10分
(2)结合银川名称由来分析其盐碱化严重的成因,并简述防治的主要措施。(12分)
(3)近年来,宁夏在宁夏平原打造大型特色农产品产业带。简述宁夏枸杞品质好,发展潜力大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地貌形态:冲积扇(洪积扇)(2分)。
形成原因:宁夏平原地处地壳断裂下沉处(2分);黄河带来的泥沙在此大量沉积而成(2分)。
形成过程: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缓(2分),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2分)。
(2)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多大风天气等;土壤疏松,孔隙多,蒸发旺盛。地势低洼,河川较多,地下水位较高,矿化度高。
人为原因:不合理灌溉;修建蓄水工程等措施。水利改良措施: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
农业改良措施(平整土地、改良耕作、施客土、施肥、播种、轮作、间种套种,农田覆盖等);
生物改良措施(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绿肥、植树造林等);
化学改良措施(施用改良物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原因6分,措施6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品质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2分);潜力大:地形开阔平坦,土地资源能够满足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2分)。


本题解析:
(1)从景观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地貌形态为冲积扇;其形成主要是流水沉积作用的结果,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而形成冲积扇。宁夏平原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该该地地壳断裂下沉,外力作用使流水沉积而形成平原。
(2)盐碱化的形成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共同结果,其中自然原因可以从降水、大风、蒸发、地势、水源等方面分析;人为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的灌溉。盐碱化的防治可从灌溉方式改良、农业改良、生物改良、化学改良等方面回答。
(3)宁夏枸杞品质好的原因主要和该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征有关;发展潜力大主要是因为该地地形平坦开阔,土地资源能够满足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
考点:地貌成因分析、盐碱化成因和治理措施、农业区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某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江西三清山是花岗岩山岳峰林地貌的一个天然博物馆,被中外专家一致称为是“西太平洋地区最美的花岗岩区”。“东方女神”为世界“绝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形成东方女神风景的岩石属于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的(     )
【小题2】形成该景观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
A.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B.地壳抬升—岩浆喷出—外力作用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D.外力作用—岩浆侵入—地壳抬升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材料,景观岩石属于花岗岩。读右图,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只能由岩浆侵入地壳中冷凝形成。根据图中箭头判断,A是花岗岩,选项A对。根据图中字母分布分析,B应是喷出地表的喷出岩,也叫玄武岩,B错。C是沉积物固结形成的,是沉积岩,C错。D是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D错。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的岩层位置分析,地质作用先是岩浆侵入地壳,冷凝形成花岗岩,后来地壳抬升,露出地表,被外力作用侵蚀,形成地貌景观,C对。
考点:地貌景观,岩石类型及转化条件,地质作用类型。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图为水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①②③代表三大类岩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有(  )
A.a环节的水量等于b环节和d环节的水量总和
B.若该地位于北美中纬度西部,则c通常为向东北方向输送的水汽
C.我国西北部河流的补给主要靠d环节
D.e环节的水量为d环节和f环节的水量的差值
小题2:关于图中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有(  )
A.e环节在海岸沙滩地区主要为堆积作用
B.g环节为变质作用
C.i、h、l三环节分别属于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岩浆活动
D.②③两种岩石可以直接相互转化
小题3:若乙处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则(  )
A.汛期时e环节输水量增加
B.f环节蒸腾加强
C.i处岩块上升加速
D.甲处泥沙淤积增强


参考答案:
小题1:BD
小题1:AC
小题1:AD


本题解析:
小题1:可以使陆地淡水资源得以补充的环节是陆地降水,即d。我国西北部河流的补给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
小题1:岩浆经m上升冷却凝固作用形成③一岩浆岩,经e沉积作用形成沉积物,经g固结成岩作用形成①一沉积岩,经h变质作用形成②一变质岩,经j重熔再生作用形成新的岩浆。
小题1:若乙处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则水土流失现象将加重,河流e的含沙量将增多,甲处泥沙淤积将增多。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地质剖面及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题。
1.关于M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背斜山?②向斜山?③内力地貌?④外力地貌2.关于图示地区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3.下列实现着图中④的功能的是4.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的哪个环节施加影响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E.N为变质作用
F.N发生在F之后
G.M的形成于②无关
H.图示地区地质作用目前以内力作用为主
I.长江
G.副热带高气压带
我国的夏季风
南亚的冬季风





参考答案:1. B
2. D
3. C
4.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和地质作用。
1.M地中间岩层向下凹,故判断为向斜,从地形上看,中间高,两边低,判断为山地,其成因为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坚硬,不易侵蚀而成山。
2.图示N处为岩浆活动而形成的岩浆岩,A错误;图示断层和岩浆喷发没有明显的相互作用,故不能判断先后顺序,B错误。
3.图示④表示水汽输送,有海洋输送到陆地,通过夏季风实现。
4.南水北调属于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
点评:知识性内容,简单题。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