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自然灾害与防治》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练习版)(一)

时间:2019-06-29 14:13: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4分钟后,巨大海啸来袭。损失难以估量。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本次日本海啸强度大的原因。(7分)
(2)简述本次地震海啸对沿岸农业的可能影响。(8分)



2、单选题  灾害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二者都会给人类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事物或现象中属于人为灾害的是
[? ]
A.2008年1月我国南方雪灾
B.2008年四川“5·12”大地震
C.2008年缅甸热带风暴
D.2007年邯郸化工厂爆炸
2、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自然灾害完全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
B.自然变异一定会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
C.地震是自然因素造成的,滑坡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D.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后果是人员伤亡
3、下列可以正确表示自然灾害、人为灾害和灾害关系的是

[? ]
A、A
B、B
C、C
D、D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气象部门划分冷、暖、热的标准为: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为冷,平均气温稳定在10℃~22℃之间为温暖,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为热。
材料二?人的异地避寒,犹如候鸟南来北往,故称候鸟式旅游。其特点为:1.地带性突出。避寒仅属于高纬度地带的居民行为。2.局限于某些群体。候鸟式异地避寒远行者,多为中高龄人士中的悠闲族或有休假权的亚健康状态者。
材料三?世界1月适宜避寒区范围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分析材料三中世界适宜避寒区范围的一月平均气温范围。
(2)读图回答世界避寒带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没有发展成为国际著名的避寒胜地的可能是?。主要原因是什么。
(4)北欧各国,如挪威、丹麦、芬兰、瑞典是高密度避寒产出地之一,试分析其原因。



4、单选题  2010年6月21日江西抚河唱凯堤某处理坝发生决提,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读唱凯堤部分坝示意图(图2),回答3~5题。

小题1:据图2分析,a、b、c、d四处堤坝发生决堤的是?(?)
A.a
B.b
C.c
D.d
小题2:江心沙洲的形成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
C.地壳上升
D.火山喷发
小题3:决堤发生后,当地政府可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①围堵缺口,加固堤坝?②在抚河流域植树造林
③退耕还湖,河道清淤?④组织当地居民紧急撤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综合题  (10分)(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
图18是海地所在地区图。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4点53分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震中离海地首都太子港只有15公里。海地位于加勒比板块和北美板块交界处,海地地震是由于沿着加勒比海板块和北美洲板块之间的断层所引起。这次地震预计将影响300万人,海地总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最终可能“超过10万人”,造成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地震发生后,中国国际救援队一行60余人,携带了十余吨的搜救设备和救援器械,13日20时30分从北京启程,支援海地抢险救灾。

(1)说出与地震关联性较强的地质灾害,并依据材料简要说明海地地震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造成如此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原因。(3分)
(3)我国是世界大陆地震多发区,地震不仅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且危害大。
你将如何应对地震灾害?(3分)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