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4:10:35
1、综合题 读图,回答问题:10分
⑴假如将A地区顺时针旋转900,其地形特
点将同美国、中国、巴西和澳大利亚中的哪
一国地形相似?____________________。
⑵B半岛的气候属于上面气候图中的_______。(填代号)A地冬季比同纬度地
区气温偏高的原因是______
⑶C地区夏季气温较低,其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
⑷E地区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 ____。
⑸A国与C国交界地区是高大的山脉,国界有_________段相邻
A 一段 B 两段 C 三段
⑹D地区有公司要从A 、B两地进口原料,它们应该是_________(2分)
⑺A国水旱灾害频繁,每当西南季风来得晚,退得早,就会产生________灾。
⑻F位于两大板块之间,地壳活动频繁。东侧有世界最深的海沟_______
参考答案:⑴澳大利亚
⑵C 北部山地的阻挡
⑶海拔高(地势高)
⑷水土流失严重
⑸C
⑹黄麻 天然橡胶 油棕 蕉麻(答二即可)
⑺旱
⑻马里亚纳海沟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东南亚地区。(1)A表示印度,该国的地形分布特征:北部为高山,中部为平原,南部为低矮的高原;若顺时针转90°,则形成的地形特征:东部为高山,中部为平原,西部为低矮的高原;与澳大利亚的地形特征相似。
(2)B所在半岛的气候类型为热带季风气候。而左图中的气候类型依次为:A表示热带雨林气候;B表示地中海气候;C表示热带季风气候;D表示温带季风气候。A地表示印度,冬季受北部山地阻挡了冬季风,故A地区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小,则气温比同纬度地区较高;
(3)C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气温低是由于地势高。
(4)E地区表示黄土高原;
(5)A、C分布表示印度和中国,由于两国中间还隔这尼泊尔和不丹,故国界线分3段。
(6)考查印度和东南亚的物产;(两地盛产热带经济作物)。
(7)由于季风气候不稳定,故旱涝灾害多发,若西南季风来得晚,退得早,说明影响时间短,故形成干旱。
(8)世界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读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小题1:该地近百年气候的变化是? (? )
A.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B.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小题2:在M时期,该地最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
A.雪线上升
B.暖冬频繁
C.河流水灾常年发生
D.海平面下降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气候温暖,树木生长较快,年轮较厚。由图可知,内部和外侧年轮较厚,中间薄,可知A为正确选项。
小题2:M时期处于寒冷期,冰川增多,海水密度增大,海平面下降。
小题3: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10分)下图中的B、R、I、C 四个国家被人称为“金砖四国(BRIC)”。
材料1:
材料2:下表是四国的有关情况。
| 国家 | B | R | I | C |
| 国土面积(万km2) | 851.4 | 1 707.5 | 298.0 | 960.0 |
| 人口(亿) | 1.9 | 1.4 | 11 | 13 |
| 2001年国民总 收入(亿美元) | 5 285 | 2 534 | 4 743 | 11 310 |
| 在世界经济格 局中被誉为 | 世界原 料库 | 世界加 油站 | 世界办 公室 | 世界工厂 |
参考答案:
(1)(2分) 巴西 俄罗斯 印度 中国
(2)温带大陆性气候(或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冬季漫长而寒冷,不利于农业生产,粮食产量不稳定
(3)①水热条件优越;②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③生物(或森林)资源丰富;④矿产资源丰富;⑤旅游资源丰富。
(4)AB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B、R、I、C分别是四国英文名称第一个字母,结合图中四国位置,不难填出四国中文名称。
(2) R国为俄罗斯,回忆教材内容结合图中R国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知R国的主要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纬度位置偏高,该国冬季漫长而寒冷,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业生产、粮食产量不稳定。
(3)经济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主要从位置、交通等地理区位优势和气候、土地、生物、矿产等陆地资源优势及海洋资源优势几方面分析。B国为巴西,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并有大量出口,现代工业发展迅速。回忆巴西的地理特征: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丰富;煤、铁、锰矿产丰富。结合以上三个层次的叙述,可回答本问题。
(4)软件业属高科技工业,与传统工业相比,高科技工业具有科技人员比例高,产品更新换代周期快、产品面向国际市场等特点;而优越的地理位置、气候宜人、科技力量雄厚,以航空、高速公路为主的交通,市场广阔、政策支持为其优越区位条件。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地理概况。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示意某区域l2月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甲、乙两地气压差的数值为( )
A.36
B.27
C.18
D.45
【小题2】该日北京下暴雪的原因是( )
①受较强的暖锋控制 ②受较强的冷锋控制
③冷气团水汽含量大 ④暖气团水汽含量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气压介于1035到1040之间,乙地气压介于1000到1005之间,因此两地气压差介于30到40之间。
【小题2】甲地位于亚欧大陆,此时该地形成高压中心,从该高压中心吹向北京的寒冷的西北风与北京当地相对较为暖湿的气团相遇形成冷锋,从而形成暴雪。
考点:等压线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齐民要术》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熅【无焰的的微火】,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读上文回答下题1.导致“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由于2.“天雨新晴,北风寒彻”造成“是夜必霜”,其原因是
①雨后的夜晚气温必定很低
②新晴后,此地受冷气团控制
③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减弱
④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3.“放火作熅,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原因是
①“烟气”使得大气逆辐射增强,使地面温度不至于降的过低
②“烟气”的主要成分是CO2,对地面有明显的保温作用
③“放火作熅”,将地面直接烤暖
④“放火作熅”,将大气直接熏暖
A.暖锋过境
B.冷锋过境
C.准静止锋过境
D.气旋过境
E.①②
F.③④
G.①③
H.②④
I.①②
G.③④
①③
②④
参考答案:1. B
2. D
3. A
本题解析:1.强烈北方后、天气转晴,所以是冷锋过境。
2.冷空气过境后、雨带过境后,天气冷晴;在气温下降后,夜间气温更低促使大气中水汽会冷凝形成霜。
3.放火产生烟雾,主要充分的二氧化碳及水汽均可以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再将大气能量返还给地面,故地温、气温不会过低,所以不会形成霜冻。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