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4:05:23
1、综合题 我国的一艘综合科考船与今年2月20日从上海港出发,沿下图所示船行线路经圣弗朗西斯科——利马——悉尼,再对澳大利亚大陆进行考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1.考察船从上海到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的航行过程中基本上是?(顺、逆)着洋流而行,由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到利马是?着洋流而行。
2.关于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美国西部最大的城市和港口,华人聚居地区
B.附近的硅谷是全国最大的电子工业中心
C.夏季气候干旱,依靠灌溉发展种植业
D.是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
3.考察船行6周后到达秘鲁的利马,船员发现正午时人影朝向?。利马当地
属于?气候,其成因主要是?以
及?的影响。
4.在澳大利亚由A处穿越大陆到B处的科学考察过程中,发现澳大利亚大陆的东部和中西部地貌景观差异极大,这种差异的形成是以 ?条件为基础的,导致东部地貌的形成主要受?作用的影响,而西部主要以?地貌为主。
5.针对国内水资源分布的状况,澳大利亚实施“东水西调”工程,试分析其背景原因:
参考答案:
1.顺?先顺后逆
2.A
3.南?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秘鲁寒流
4.水分(降水 )?流水?风成
5.东部处于大分水岭山地迎风坡同时受到东澳大利亚暖流的作用,降水多,径流量大;
大分水岭西部处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
中部地下水含盐度高,不利于灌溉;
中部墨累达令河盆地是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混合农业区,农业发达,需水量大。(答出三方面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2分)读“成渝经济区资,交通与城市分布及发展规划图”和“重庆月均温和浓雾发生频率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图示的北部产业发展带相比,南部产业发展带的城市分布特点和优势分别是什么?(4分)
(2)重庆沿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全国第三、西部第二个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简述其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有利条件。(8分)
(3)分析重庆市浓雾天气出现的季节及该季节浓雾形成的原因。(10分)
参考答案:
(1)沿长江分布?水资源丰富,水运便利
(2)煤、天然气、盐、水和水能资源丰富;水路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城市密集,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支持。
(3)冬半年,地表辐射冷却快,夜晚容易出现辐射逆温,大气稳定;盆地地形,夜晚吹山风,容易出现地形逆温,再加上地形阻挡,水平气流也弱;河流众多,蒸发水汽多;城市凝结核多。
本题解析:
(1)从图形可知,南部产业发展带的城市主要分布在长江沿线。沿河分布的优势为具有充足的水资源,水运便利。
(2)应从该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优势来分析。煤、天然气、盐、水和水能资源丰富;水路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城市密集,市场广阔,国家政策支持。
(3)分析雾的形成应具备的条件:①空气中水汽含量大,②大气稳定,③气温降低,④有凝结核等方面。冬半年,地表辐射冷却快,夜晚容易出现辐射逆温,大气稳定;盆地地形,夜晚吹山风,容易出现地形逆温,再加上地形阻挡,水平气流也弱;河流众多,蒸发水汽多;城市凝结核多。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是我国四个地理区域,由各区的面积和人口比,可知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地理界线P南北两侧种植业不同,主要原因是?
A.地形条件不同
B.水热条件不同
C.土壤条件不同
D.光照条件不同
小题3: III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风力较小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各区的面积和人口比,可知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是南方地区④。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P是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南北地区水热条件不同。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III区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风力较小。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黄河下游很少有支流流入,其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少,属半干旱地区
B.气温高,蒸发旺盛
C.农业灌溉用水量大
D.干流为地上河,两岸有堤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黄河下游因泥沙堆积,河床抬高,而形成地上河,所以很少有支流注入。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黄河支流的分布情况,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掌握黄河下游是地上河。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我国华北某地区的部分资料,据此回答小题。
1.上述资料表明导致该地区近十年粮食平均亩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2.提高森林覆盖率对该区农业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退耕还牧的面积增大
B.毁林开荒现象严重
C.气候发生异常,出现水旱灾害
D.人口增长过快
E.夏季气温升高
F.河流含沙量增大
G.地下水的蓄积量增加
H.耕地面积扩大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资料分析运用(生态环境问题)。
1.表格资料反映:当地的森林覆盖率下降;耕地面积扩大;年降水量减少;气温年
较差增大;河流含沙量增大;即由于毁林开荒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故粮
食亩产下降。选B项。
2.提高森林覆盖率则,耕地面积缩小;年降水量有所增加,故通过植被涵养水源的
作用,下滲增大,地下水的蓄积量将增大;气温年较差将减小;河流含沙量减少,故选C
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