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4:02:17
1、单选题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水、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
A.重力势能
B.生物能
C.太阳辐射能
D.风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太阳辐射能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考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体现在四方面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形成的矿物燃料也是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也是生活和生产的能量来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对北京时间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东八区的区时
B、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C、东经120°地方时
D、北京(116°E)的地方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填空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9分)
(1)在图中地球公转轨道上画出公转的方向。在F图地轴上画出自转方向。
(2)广东省汕头市有一口井正好位于北回归线上,当阳光直射井底时,地球位于图中_________点附近(填字母,下同)。
(3)图中__________点表示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地球从A点运行到C点的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全球极昼、极夜范围达到最大时,地球应位于________、________点。
(5)当地球从C点运行到F点时,扬州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6)当地球处于D位置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参考答案:(1)如图所示:
(2)A;
(3)B;先变慢后变快;
(4)A、D;
(5)昼先变短再变长;
(6)自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本题解析:
(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均为自西向东,逆时针旋转。
(2)广东省汕头市有一口井正好位于北回归线上,当阳光直射井底时,地球位于图中A点附近。
(3)图中B点表示地球运行至远日点;地球从A点运行到C点的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先变慢后变快。
(4)当全球极昼范围达到最大时,地球应位于A点;当全球极夜范围达到最大时,地球应位于D点。
(5)当地球从C点运行到F点时,扬州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到D过程中,昼变短;从D到F过程中,昼变长。
(6)当地球处于D位置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自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考点: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列太阳高度随经度和纬度变化示意图,回答1~3题。
小题1: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北京旭日东升
B.多伦多(45°N,74°W)夕阳西下
C.布宜诺斯艾利斯(33°S,60°W)艳阳高照
D.南极长城站(60°S、59°W)夜幕深沉
小题2:a、b、c、d四点比较
A.a点自转线速度比c点小
B.这一天b点比a点晚见日出
C.四点白昼最长的是b
D.一年中昼夜长短相差最小的是b点
小题3:我国典籍《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中,寻即降雨。”“寻即降雨”的“祈雨”神效,并非是古人的祭祀活动感动了神灵,而是蕴含着某种科学道理。其主要原理对应下图中的:
参考答案: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据图可知,60°W太阳高度角为90°,15°S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据此可知太阳的直射点为(60°W,15°S),60°W的地方时为12:00.
小题1:根据60°W的地方时为12:00,可知此时北京时间为24:00,不可能出现旭日东升A选项错误;多伦多时间为11:00不可能出现夕阳西下B选项错误;南极长城站的时间为12:00左右,且位于极圈外没极夜现象,D选项错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地方时为12:00正是艳阳高照的时候。所以C选项正确。
小题2: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α(+/-)β│和图可知,c处的纬度值为45°S,c的纬度值为75°S,再根据,原理:距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相同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的原理可知a的纬度值45°N,b的纬度值为15°N;结合选项A选项中ac 自转线速度相同,A项错误;t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相同经度,纬度越高日出越晚B项错误;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四地白昼最长的为d C项错误;一年中昼夜相差最小的地方是纬度越低的地方,四地中纬度最低的为b,所以D项正确。
小题3:原理为近地面焚烧产生热量,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与高空的对流加强。水汽上升过程中的遇冷形成降水。气温的变化为焚烧地点的气温要比周围的气温要高,随着热空气对流上升,焚烧点上空水平面上的气温也要比周围高。根据气温高气压的的规律,焚烧点的气温高,气压低,而周围地区气压高,焚烧点上空水平面上的气压也要比周围低,根据选项,B项符合。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影响该区域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为( )
A.海陆分布与纬度
B.海陆分布与洋流
C.地形地势与降水
D.盛行风向与植被
【小题2】该区域沿海地区的自然景观应为( )
A.沼泽
B.草原
C.沙漠
D.森林
【小题3】甲城市在12月22日,最可能( )
A.夜长大于昼长
B.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C.昼夜时间等长
D.正午产生的日影最长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为非洲西海岸,沿岸有本格拉寒流经过,等温线数值由沿海向内陆递减,所以影响该区域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为海陆分布与洋流,B对。与纬度、地势、降水、植被关系不大,A、C、D错。
【小题2】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所以沿海区域的自然景观是沙漠景观,B对。降水少,蒸发旺盛,没有形成沼泽、草原、森林景观,A、C、D错。
【小题3】甲城市位于南半球,12月22日冬至日,南半球是夏季,昼长大于夜长,A、C错。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甲地位置在回归线附近,可能是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B对。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甲城日影长度最长,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日影最短,D错。
考点:影响等温线分布的因素,区域自然景观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