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4:01:36
1、单选题 下表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 时间 地点 | 当日 | 次日 | ||
| 日出 | 日落 | 日出 | 日落 | |
| ① | 9:00 | 23:00 | 8:58 | 23:02 |
| ② | 7:19 | 18:41 | 7:20 | 18:40 |
| ③ | 5:40 | 18:48 | 5:39 | 18:49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出①②③三地在当日的昼长分别为14小时、11小时22分、13小时8分,在次日的昼长分别为14小时4分、11小时20分、13小时10分,根据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差距越大的原理,可知,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是①③②。
【小题2】②地的昼长小于12小时,如果位于南半球,则此时南半球昼短夜长,为冬季,太阳直射在北半球,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减慢;此日②地昼长比前一天短,说明太阳向北移动,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增加,此时段时间刚好是在3.21至6.22期间。
考点:该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所给四幅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地球公转呈逆时针方向。地轴倾向的一侧是近日点的位置。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10月1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 影部分表示夜长),回答下列各小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丁>丙>乙
B.乙>丙>甲>丁
C.甲>丙>丁>乙
D.丁>甲>丙>乙
【小题2】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左偏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3】该日正午太阳高度有可能恰好为 0° 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主要是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根据图示可知,10月1 日,甲地昼夜等长,应位于赤道地区,所处纬度最低, 自转线速度最大。 乙地出现极夜, 应位于北半球寒带地区, 所处纬度最高, 自转线速度最小。 丙地昼短夜长, 丁地昼长夜短, 分别位于北半球和南半球中纬度地区, 由昼夜长短差值对比, 可判断丙地比丁地所处纬度低,自转线速度丙地大于乙地。
【小题2】由上题可知,丁地位于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转。
考点: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有(?)
A.太阳辐射的能源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B.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导致了地面不同纬度获得的热量差异
C.太阳能由于很容易收集,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常用能源
D.太阳辐射的绝大部分能量到达地球,为人类提供了充足的能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太阳辐射的能源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能很难收集,不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常用能源,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只有一小部分到达地球。因此A、C、D错误。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导致了地面不同纬度获得的热量差异是正确的。因此选B。此题考查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在框内填写合适的内容,(∠A的名称与度数,∠B的度数)4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地轴北端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黄道面与赤道面夹角为黄赤交角,A表示,为23°26´,那么它的余角就是地轴与黄道面的角度,B为66°34´。
考点:黄赤交角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