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4:00:34
1、单选题 读山东省淄博市迁入人口统计图,回答问题。
1.迁入淄博人口最多的省区位于我国的2.据图所示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
B.东部沿海地区
C.中部地区
D.东北地区
E.黑龙江是我国人口迁出最多的省区
F.四川是迁入淄博人口数量最多的省区
G.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是吸引甘肃人口迁入淄博的主要原因
H.江苏省人口迁入淄博的主要目的是务工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人口迁移)。
1.读图纵坐标显示迁入淄博市最多的省为黑龙江。
2.A项根据横坐标,我国人口迁出最多的省是四川。B项迁入淄博人口数量最多的省是黑龙江。C项人口由甘肃迁入淄博主要是因为两地的经济发展差距。D项江苏和山东同为经济较发达地区。经济因素可能并非这两地的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每年9月22日是“国际无车日”,今年无车日恰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为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推动节能减排,定于今年无车日主题是“绿色交通,低碳生活”。 据此回答问题。1.“无车日”的目的是为了2.下列措施能促进城市环境改善的是
A.反对私家车,拒绝汽车
B.以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替代所有的机动车辆
C.节省能源,彻底改变我国目前能源短缺的状况
D.旨在通过“无车日”引导人们选择更节约的方式生存和发展
E.禁止车辆进入城市
F.将各公路全部改为高速公路
G.改善能源结构,以新的能源形式替代化石燃料
H.城市过境道路通过市区可以缓解市内交通线路拥堵状况,减缓市区大气污染程度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1.本题易误选C,“无车日”是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推动节能减排,但是不能彻底改变我国目前能源短缺的状况。
2.禁止车辆进入城市不可行,也不现实;将各公路全部改为高速公路,在市内不利于市民出行;改善能源结构,以新的能源形式替代化石燃料,可以减轻大气污染;城市过境道路通过市区,增加城市的大气污染和噪音污染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完成题。
1.住宅区密集分布的区域是2.距市中心2千米内常住人口密度并不最高的主要原因是该区
A.0~2千米处
B.2~3千米处
C.3~5千米处
D.6~7千米处
E.交通通达度低
F.环境质量差
G.地租昂贵
H.服务设施差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可知与市中心距离3~5千米处,人口密度最大,应是住宅区密集分布的区域。
2.距市中心2千米内常住人口密度并不最高的主要原因是市中心交通通达度高,地租昂贵,是主要的商业区。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和主要的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低,能从图示提取有效信息,掌握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的人口密度差异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分区的影响分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列属于影响人口迁移的经济因素的是
A.区域的大规模开发
B.洪涝灾害的发生
C.严重的水土流失
D.恶劣的气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影响人口迁移的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区域的大规模开发、大型工程建设、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等。而B、C、D都属于自然生态环境问题引起的人口迁移。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功能区,该城区有一条河流穿过。据此回答题。
1.若该城市各功能区布局合理,则f最有可能是2.若a、g均为住宅区,下列叙述正确是
A.住宅区
B.文化区
C.工业区
D.中心商务区
E.g环境优于a
F.a地价高于g
G.g人口密度大于a
H.影响a、g分化的主要原因是行政因素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若该城市功能区布局合理,则中心应为中心商务区,工业区应位于城市外围,且不能对城市造成严重污染,结合风向标可知该地多西北风和东南风,工业区应建在与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即东北部和西南部;再结合等高线可知,该城市的河流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流,工业区应位于河流下游,则图中f最有可能是工业区。
2.结合上题结论,g附近有河流经过,地势较高,且远离工业 区而环境条件好于a,故g可能为高级住宅区。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的合理布局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结合图示的风向、河流流向进而判断工业区的位置,并结合环境因素判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内部分化。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