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图》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6-29 13:55:4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沿我国北回归线所作的剖面图,回答问题:
1.下列对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2.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修建的穿过该剖面的铁路线是
①焦柳线  ②南昆线  ③京九线  ④京广线
A.a地区的水能、铁矿及太阳能资源丰富
B.a、b两处是我国重要的油菜、天然橡胶、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
C.c所在的山脉蕴藏丰富的金、铜等金属矿
D.b处是我国少数民族居住最集中的地区
E.③
F.① ③
G.② ④
H.② ③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形区。
1.结合北回归线穿过的经度分布判断,a表示云贵高原;没有丰富的铁矿资源;错误;b表示两广丘陵地区;油菜主产于长江流域,故错误。C表示台湾山脉,矿产资源丰富;正确。D项我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省区为云南省,为a地区;错误。故选C项。
2.20世纪90年代,新建的铁路为京九线与南昆线。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我国东南某地等高线图(单位:m),回答下面各题。

【小题1】图中湖泊的①②③④四地地形最为平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能欣赏到瀑布景观
B.图中最高处海拔为550~600米
C.受副高影响,7月河流流量全年最小
D.乙处位于山脊(分水岭)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四地枯水位和洪水位间的差距不同,根据常理可以判断,差距越大,坡度越缓,地形越平坦。
【小题2】瀑布的形成必须由河流出现,则A错误;图中的最高处在西北方向,为600~650米;副高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在7、8月份出现伏旱天气,虽降水量小但不是全年最低;乙处等高线凸向低处为山脊,是分水岭。
考点:坡度的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的疏密可以判断坡度的陡缓,一般为密陡疏缓。图中的洪水位和枯水位可以看成是两条等高线,即可得出答案。瀑布是在地势落差大且有河流经过的地方形成的,且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在瀑布的下方。我国雨带的移动规律一般为4、5月份登陆,6月中旬到7月中旬到达江淮地区,形成梅雨,7、8月份到达华北、东北地区,9月份开始南移,10月份基本退出中国大陆。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在7、8月份受到副高的影响形成伏旱。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结合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9分)
材料一受国际市场大豆价格猛涨的影响,近些年来下图中甲地区大面积种植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和有机大豆。

(1)说明B处建设大型水电站的有利条件。(4分)
(2)阐述甲地区种植大豆的有利条件。(5分)


参考答案:
(1)有利条件:该区域降水丰富,径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流经峡谷,筑坝工程量较小;距离城市近,输电损耗较小。(4分)
(2)自然条件优越:水热充足;地形平坦;水源丰富;土壤肥沃。(2分)社会经济条件:国内外市场需求大;农业技术(生物技术)水平高;与沿海港口有水运和铁路运输相连,便于出口;政府政策支持。(答出3点得3分)


本题解析:
(1)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B地距巴西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近,接近能源消费市场。有利条件:该区域降水丰富,径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流经峡谷,筑坝工程量较小;距离城市近,输电损耗较小。
(2)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劳动力、市场、交通、农业科技、政策等。自然条件优越:水热充足;地形平坦;水源丰富;土壤肥沃。社会经济条件:国内外市场需求大;农业技术(生物技术)水平高;与沿海港口有水运和铁路运输相连,便于出口;政府政策支持。
考点:水电站、农业生产区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梯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下图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和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乙中最适合甲地区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A.水平梯田
B.坡式梯田
C.隔坡梯田
D.反坡梯田
【小题2】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
B.工程投资最节省
C.机械化耕作更便捷
D.灌溉施肥更方便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甲可知,坡式梯田出现在整体坡度较均匀且坡度较缓的地区,水平梯田和隔坡梯田的区别在于水平梯田分布在坡度较陡的地区;反坡梯田出现在坡度较陡,并且相邻坡向不同的地区。图中甲处,在10m长度内,陡坡落差5米,坡度较小,且有明显的陡缓之分,故选择C选项
【小题2】黄土高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根据图,反坡梯田的水会反向流动,能够有效的保水保土,故A项正确;B项,应该为修筑难度较大;C项,梯田整体不利于机械化耕作,反坡梯田有一定坡度,更不适于机械化;D项,有一定坡度,水会定向流动,同样不利于灌溉施肥。
考点: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问题学生读图能力信息获取和分析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 ℃(昆明为7.7 ℃,成都为5.5 ℃),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
(2)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


参考答案:
(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多晴天、少云雨,风力弱,气温较高、较稳定(波动小)。
(2)论据: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废气;(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出现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因此,空气质量可能不佳,不适宜度假。)


本题解析:
(1)仔细分析图a和图b中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及周边地形。可以看出攀枝花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北部有山地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因此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表现在气温较高、天气多晴天和风力较弱等方面。
(2)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要从攀枝花的大气污染来源及扩散条件两个角度综合分析,攀枝花有“百里钢城”之称,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废气;同时,位于山谷中,地形相对封闭,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出现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