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3:55:42
1、单选题 自行车是一种灵活、方便、环保、健康、可达性好的交通工具。近些年来,我国各大城市建立了自行车租赁点。下表为武汉城区各区块的租赁点的分布,读表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各区块租赁点分布表
| 区块\类型 | 居住点 | 公建点 | 公交点 | 校园点 | 合计 | 平衡调配值 |
| 1 | 30 | 7 | 14 | 5 | 56 | 4 |
| 2 | 101 | 55 | 47 | 6 | 209 | 7 |
| 3 | 23 | 8 | 8 | 4 | 43 | 3 |
| 4 | 52 | 15 | 22 | 12 | 101 | 3 |
| 5 | 15 | 7 | 3 | 6 | 31 | 1 |
| 6 | 36 | 14 | 14 | 14 | 78 | 6 |
| 7 | 47 | 23 | 13 | 8 | 91 | 3 |
| 8 | 16 | 8 | 6 | 4 | 34 | 2 |
| 9 | 13 | 1 | 4 | 12 | 30 | 4 |
| 10 | 24 | 11 | 14 | 17 | 66 | 18 |
| 11 | 14 | 6 | 4 | 7 | 31 | 3 |
| 合计 | 371 | 155 | 149 | 95 | 770 | 28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表中数据可知,租赁点数最多的是2区块,总共为209;租赁点变最大的是居住点,其最小13、最大101 ,变化量达88,选项A正确。
小题2:确定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车辆数量及调配自行车属于地理信息的查询和处理,属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只有地理信息系统才能实现。选项B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某地图上,甲乙两地相距11.1厘米,且都位于北半球的同一条经线上,当夏至日太阳位于上中天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为60°,乙地为50°,那么该地图的比例尺是( )
A.1:24000000
B.1:3000000
C.1:500000
D.1:10000000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太阳位于上中天时为两地的正午,此时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差10°,说明两地纬度相差10°,则两地的实际距离为111×10km=1110km。比例尺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值,据此可计算出该地图的比例尺。
考点:经纬网图中距离的计算、比例尺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题。
小题1:下列景观示意图与该等高线图相匹配的是
小题2:右图中各点能看到村庄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图示的等高线分布,图示高处有两条山脊线,但地势较低处,每条山脊又分成两条山脊线,故与甲图一致。
小题2:连接甲、乙、丙、丁四地到村庄,甲、丙、丁与村庄之间都有山脊阻隔,故不能看到村庄,而只有乙地与村庄之间没有山脊阻隔。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利用等高线的弯曲判断局部地形,并结合图示判断即可分析,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地图能力训练。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图示区域村庄所处的地形部位是(?)
A.山间洼地
B.山顶
C.山脊
D.鞍部
小题2:图中小路的走向,最可能是(?)
A.与经纬线走向一致
B.与等高线有关联
C.依照城市十字交叉道路系统
D.选择避开梯田少占农田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中梯田的分布状况可知该区域东北部、西南部高,西北、东南部低。且西北、东南部还分布有集水线。可知该地为鞍部地形。
小题2:山地、丘陵地带道路的修筑基本沿等高线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通过“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图”结合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来作答本题。

特别提示:公路、铁路线建设一般沿等高线走,可减少施工难度;可减少修路的工程量;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不易造成水土流失。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在等高距为 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80米
B.220 米
C.320米
D.300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为(n-1)d≤h<(n+1)d。n表示几条等高线重叠,d表示等高距;故直接计算该处断崖的相对高度在200---300米之间。
考点:本题考查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即可判断,注意公式两端的取值范围的临界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