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3:55:22
1、单选题 城市区位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影响城市的主要因素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1.城市的起源角度看,鞍山、攀枝花、大庆三城市的共同之处在于2.我国的大城市多分布在东部沿海的平原地区,不属于其主要成因的是
A.疗养城市
B.河流干支流汇合处
C.矿产城市
D.作为政治中心发展起来的城市
E.位于沿海、河流的沿岸,对外交通方便
F.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
G.平原地区交通和住宅建设的成本低
H.其中许多城市作为宗教圣地发展起来的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
1.鞍山、攀枝花和大庆是我国著名的矿业城市。
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形较平原,为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且位于沿海地区,对外联系方便,故与D项关系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沿河地带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区位是
A.支流和干流交汇处
B.河流水运起点和终点
C.河流发源地
D.河口位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河岸地带利于建城的区位有:河流交汇处、河运的起止点、过河点(公路、铁路与河流交汇处)、河口位置。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常住人口指经常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口(居住半年以上),它包括户籍人口、常住本地的外地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图3、表1为我国某市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该市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1%。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有关表1数据变化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2.关于该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性别比变大是因为自然增长率低
B.常住人口的增长率较高是因为出生率高
C.户均人口数减少是因为人口死亡率的上升
D.农村人口比重减小是因为外来人口主要流向城市
E.0~14岁人口比重明显减小,可减少幼儿教育经费投入
F.15~59岁人口比重明显提高,有利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G.60岁以上人口数量增加最多,说明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
H.人口平均年龄下降明显,导致环境压力增大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1.A项自然增长率的高低与人口性别比关系不大;错误。B项该地区常住人口的增长率较高,主要原因是人口迁入;错误。C项户籍人口数的减少,反映出生率下降;错误。D项农村人口比重下降主要受人口迁移的影响。正确。
2.注意三轴坐标的读图,需要以每条横坐标的原点位置,确定纵坐标,以纵坐标读数,故图3反映,该市从2000年到2010年,0—14岁少年儿童比重下降;15---59岁青壮年劳动力比重上升;60岁以上老年人比重略有上升。故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国中,环境人口容量最小的国家是
A.日本
B.加拿大
C.德国
D.科威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环境人口容量。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科技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而资源状况则是影响人口承载力大小的首要因素。科威特国土面积小,水资源不足,是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关于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 ? ? ? ? ?
A.人口迁移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
B.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利大于弊。对迁入地恰恰相反
C.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出能更好地保护农村自然环境
D.人口迁移会造成国家政局不稳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人作为消费者的角度,对于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来说,人口迁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并对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生态环境等产生积极作用;对于迁入地来说,大量人口迁入必然会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移动对环境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人口移动所产生的动因与效应。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