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3:52:36
1、判断题 ? 夏季,大陆增温比同纬度的海洋快,大陆上形成热低压;冬季,大陆降温比同纬度的海洋快,大陆上形成冷高。
[?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东亚季风最典型的原因是
[? ]
A、海陆热力对比最强烈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亚洲地形,中高周低
D、太平洋西部洋流的影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013年9月中旬,江浙地区一般进入秋季(如果连续10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则被认为进入秋季)。读苏州这年9月中下旬几日的天气状况表,回答下列问题。
| 日期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 高低气温 | 23℃ | 23℃ | 24℃ | 25℃ | 25℃ | 27℃ | 28℃ | 28℃ | 28℃ | 25℃ |
| 最高气温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8℃ | 30℃ |
| 天气 | 晴 | 晴 | 晴 | 晴 | 晴 | 晴 | 晴 | 晴 | 晴 | 阴 |
| 风力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弱 | 较强偏北风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表分析可知,17日温差为8°C,18-23日温差为9°C,25日温差为10°C,温差在增大,此时从图中只能观察天气和风力状况排除B、D项;17-25日风力弱,因白天温度高,夜晚温度低,增大温差。故选A。
【小题2】连续10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C,表示进入秋季,而图示日期内,日平均气温高于22°C,没有进入秋季;气温变化与风向、风力有关;只能说明阴晴与副高移动有关,不一定北移;26日温差变小,因天气为阴天,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增强。故选D。
考点:影响气温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沿38度纬线绘制的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月平均气温曲线,图中①地气温低于附近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
B.海拔高,空气稀薄
C.受沿岸寒流影晌,降温减湿
D.位于山间盆地,海洋影响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
【小题2】有关图示地区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③地比④地小
B.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大
C.该月等温线图上,⑤地附近等温线凸向赤道
D.该月等温线图上,①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北方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据图示,经度为西经,结合纬度38度可推知区域在北半球,为美国。从温度变化曲线的最低气温值看,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半年,①地位于美国西部海岸山脉,因为海拔高所以形成了气温最低值处。故B正确。
【小题2】①地位于西部沿海地区,④地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两地均受海洋影响大,③位于中央大平原,大陆内部,所以气温年较差①地小于③地B错误,气温日较差③地比④地大A错误;从经度位置看,⑤地位于阿巴拉契亚山脉,海拔高气温低,等温线应凸向低纬度赤道地区C正确;此季节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北弯曲,海洋等温线向南弯曲,所以①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南方D错误。
考点: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意在考查学生析图和调动已有知识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东部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1月、7月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A.③和①
B.③和②
C.④和②
D.④和①
【小题2】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太阳辐射差异 ②大气环流影响
③距海远近不同 ④地形差异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②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我国东部地区1月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气温小于0度,南方地区气候温和,气温约在20度左右,所以④对,③错。夏季我国南北普遍高温,但南方均温略高于北方,约在25度左右,所以①错、②对。选项C对。A、B、D错。
【小题2】冬季,我国东部地区由南向北纬度升高,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少,①对。 冬季,北方受冬季风的影响强,气温低,所以有大气环流影响,②对。东部地区距海远近没有明显差异,③错。东部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形差异不大,④错。所以A对。B、C、D错。
考点:我国气温变化规律,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