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大全《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一)

时间:2019-06-29 13:52:1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据专家预测,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 厘米。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A.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B.滩涂面积减少
C.淹没部分耕地
D.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小题2: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A.臭氧层破坏
B.森林被大量砍伐
C.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
D.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



2、单选题  下图表示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情况。图中人均粮食产量围绕着趋势线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从中间的趋势线到边沿的宽度,即为平均的波幅,产均波幅与趋势线之比,表示粮食产量的稳定性高低。波幅越大,粮食产量越不稳定。阅读图文资料,完成1—2题。

小题1:1955年至2006年我国粮食产量的稳定性表现为
A.稳定性越来越高
B.稳定性越来越低
C.稳定性先变低再变高
D.出现过两个明显不稳定期
小题2:图示最后一个粮食产量不稳定期,其出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农业结构调整
B.自然灾害频繁
C.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提高
D.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3、综合题  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图,回答下列各题。

(1)据图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下列地区农业生产将会产生的影响有:
①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
②温带耕作业发达地区??;
③亚寒带某些地区??。
(2)目前,北非严重缺粮的原因是?,“温室效应”是否会进一步加剧那里的缺粮问题?,理由是??。



4、综合题  (20分)下图是2013年我国8月初某日高温天气分布图。

(1)甲、乙两地区形成高温天气的自然原因有很大差异,请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12分)
(2)持续高温天气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气象专家建议,高温期间甲地区的水稻田应采用日灌夜排的灌溉方式。请简析其作用。(8分)



5、综合题  (28分)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理论上粮食最高产量P="0.075QTWS?" ,其中 Q:太阳辐射收入[105焦耳/(厘米2·年),T:温度有效系数=无霜期/365,W:水分有效系数=降水量/蒸发量(若大于1时取值为1),S:土壤有效系数。

材料二 :“中国沿海耕地、水资源对比图”(图a)、
“中国沿海地区水土协调度面积图”(图b)。
注:水土协调度=(本区水资源量/全区水资源量)/(本区耕地规模/全区耕地规模)

(1)读材料一可知:理论上每公顷粮食年产量最高的地区是____?________;最低的地区是____?________,该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____?;在青藏地区发展粮食生产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____? ________、____?_____。(10分)
(2)通过对材料二图a的分析,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与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____?_____? ___。(6分)
(3)材料二图b中,东部沿海省市区中,上海市以南地区水土协调度较?(高、低),请简要分析其原因??。 (6分)
(4)面对国际粮价不断上涨,请对我国应如何提高粮食产量提出建议。(6分)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