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3:51:14
1、单选题 苏教授于2013年8月6日10:20(北京时间)从杭州(120°E、30°N)出发去太平洋某岛进行野外考察,飞机飞行了7小时40分钟到达该地,当地时间为23:20。下图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岛上①处有一面彩旗,常年向东南方向飘扬。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苏教授所考察的岛屿的经度位置是 ( )
A.160°W
B.180°
C.165°W
D.165°E
【小题2】右图是苏教授在图中④处考察时拍摄的太阳照片,拍摄时当地时间最可能是 ( )
A.5:30
B.6:30
C.17:30
D.18:30
【小题3】图中①、②两处高差可能为( )
A.60米
B.75米
C.100米
D.125米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材料计算时间,从杭州10:20出发,飞行7小时40分到达某地,此时北京时间是18:00,问题就成了当北京时间18:00时,什么地方时间为23:20?根据规则,经度每差1°时间差4分钟,经度差15°时间差1小时,可以算出该地经度为160°W,(注意经度最大为180°,此题计算要过180°经线。)所以A对。B、C、D错。
【小题2】读图,可以看到,④处位于岛屿的西南部,东、北两面都是山地,西、南两面朝向大海。从拍摄照片可以看出,拍摄时间可能是日出或日落时间,日出时从东方升起,东面有山脉,图片中没有,只是一幅太阳临近海面的景观,所以不是日出,而是日落时拍摄的景观。从材料中看,岛上①处有一面彩旗,常年向东南方向飘扬。说明岛屿位于盛行风带,在太平洋中只有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常年吹西北风,旗子飘向东南,所以这个岛屿位于南半球。考察时间是8月份,此时南半球昼短夜长,日落时间在18:00之前,所以只能选C对。A、B都是日出时间,错。D时间在18:00后,错。
【小题3】读图,根据图中等高线数值,①处等高线数值约100-125米,②处等高线数值约0-25米,可以算出两地间的高差大于75米,小于125米,所以C对。A、B、D错。
考点:等值线图,时间计算,地图基本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南京北城郊秋季某日垂直温度梯度(℃/100米)时空变化图,回答1~3题。
1..该日此地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时段是2..发生大气逆温现象的最大高度约为3..当某地大气发生逆温现象时
A.8时~16时30分
B.17~23时
C.16时30分~7时
D.23~5时
E.500米
F.100米
G.350米
H.150米
I.空气对流更加显著
G.抑制污染物向上扩散
有利于大气成云致雨
减少大气中臭氧的含量
参考答案:1. C
2. C
3. B
本题解析:从图中“垂直温度梯度(℃/100米)可知图中所给的不是气温,而是上升一个单位高程后气温的变化值,正负表示温度升高或降低,只要垂直递减率等于或大于零,就属于逆温现象。大气发生逆温现象时,对流运动减弱,不利污染物的净化。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图中有山顶、山脊、鞍部、陡崖、山谷、小河、陡坡、缓坡等地形,其中,A地是 ,
D地是 ,B地坡度比C地 (大或小)(3分)
(2)以C点为基点与甲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米。(1分)
(3)E、B两地比较, 地降水多,原因是
。(2分)
(4)B地在A地的 方向,乙河的流向是 。(2分)
(5)当甲山山顶气温为18℃,C地气温是 。(1分)
(6)在下图中作沿MN的地形剖面图。(2分)
| |
参考答案:(1)鞍部 陡崖 大
(2)750
(3)E 地处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
(4)22.5℃
(5)西北 自西北流向东南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不是地球内部圈层的是
A.水圈
B.地壳
C.地幔
D.地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划分地球三大内部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本题还可考查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还可结合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来考查地震波的分类与特点等知识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图“福建省某年春季太阳辐射能(单位:MJ/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