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3:51:14
1、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局部降水(雪)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甲、乙两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2.下列对甲、乙两地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
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
③甲、乙两地风向均为偏北风,乙地风力较强
④甲、乙两地风均为偏南风,甲地风力较强
A.纬度
B.地形
C.大气环流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E.①③
F.①④
G.②③
H.②④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首先对该图进行定位,根据“长江”判断该图为我国长江流域,图中“110°”即是“110°E”,它与长江相交于巫山,巫山以西为四川盆地,盆地四周山脉阻挡作用,温度高于同纬度地区,因此选B项。
2.由图例中得知,甲乙都为中雨(雪)量,①正确,②错误;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因此甲乙都为偏北风,乙处等压线密集,风力强,③正确,因此选A.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地理及等值线。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列人类活动中,会对气候产生不利影响的是
A.围湖造
B.植树造林
C.利用太阳能取暖
D.利用天然湖泊发展淡水养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围湖造田减少地表水域面积,使得陆地蒸发量减少,大气湿度降低,可造成湖区气候变干。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800米。读图完成下题。
1.图中⑤地海拔高度可能为2.图中①~④四地中,可能有河流形成的是
A.80米
B.250米
C.390米
D.420米
E.①
F.②
G.③
H.④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800米,可知图示等高距为400米,可判断⑤地海拔在400-800米,选D正确。
2.①为山脊线,不可能有河流;②等高线向高处弯曲,可能为河流;③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为山脊,无河流;④等高线向低处弯曲,山脊线,无河流。选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等高线示意图,若该图的比例尺是1:50 000,则b、c之间的坡度是
A.1/5
B.2/5
C.3/5
D.4/5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计算时,算出b、c两点的相对高度和b、c两点之间的实际水平距离,找出坡度的三角形对应关系,算出坡度的正切值。由图可知,b、c两点的相对高度是300米,即30 000厘米,图上距离(投影到平面上的距离)约是1.5厘米,b、c两点的实际水平距离是1.5×50 000厘米,即图中坡角的邻边长为1.5×50 000厘米,对边长(即两点的相对高度)是30 000厘米,可得出答案为2/5。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该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完成问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2.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E.地形
F.季风
G.纬度位置
H.海陆位置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等值线数值越大,云量越多,天气是阴雨天气多;等值线越小,云量越少,天气是晴朗天气多。所以甲地等值线数值小于乙地,甲处晴朗天气多,气温日较差大。选择B项。
2.根据等值线“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特征可知,该地等值线弯曲是云量比周围多,根据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位于雅鲁藏布江河谷,盛行风的作用下,多地形雨,云量大。选择A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