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3:50:53
1、单选题 读图 “某城市功能分区简图”,回答问题。
1.从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看,该城市应属于2.关于a所在的功能区,叙述错误的是
A.同心圆形
B.扇形
C.多核心式
D.条带状
E.商业区用地面积虽小,但它是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带
F.商业区通常位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旁
G.中心商务区内的租金在市区里往往是最高的
H.商业区内昼夜川流不息,且热闹非凡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1.城市功能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同心圆模式;二是扇形模式;三是多核心模式。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城市是扇形模式。选择B项。
2.a位于市中心,是商业区,人口昼夜差别大。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增长图”,其中四种图例分别表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①与②表示发展中国家,③与④表示发达国家),完成问题。
1.图中表示城市人口的图例是2.1960年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速度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原因可能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E.发达国家的人口呈现负增长的趋势
F.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
G.发达国家的民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H.发展中国家城乡之间经济差异逐渐缩小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
1.正确读图是关键,发达国家“二战”以后,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人口逐渐超过农村人口;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速度快,比重低。
2.20世纪中期以来,发达国家由于逆城市化故导致其城市化速度较慢。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不同地区间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导致人口移动,人口移动又不断改变人口分布。1.据报道,近期沪上一些家政中介悄然引入“菲佣”(菲律宾女佣)。从人口迁移的形式看,“菲佣”属于2.我国沿海某出口导向型企业计划将生产基地转向内陆地区。限制它转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A.劳务输出
B.难民迁移
C.优秀人才移民
D.经济迁移
E.资金
F.土地
G.劳动力
H.交通运输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形式。二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发生了新的变化,迁移的主要方向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迁移的形式区域多样化。“菲佣”属于外籍劳工,属于劳务输出。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因素。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如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其中最重要的是:①劳动力因素②内部交易成本因素③市场因素。内地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较低,但是距离沿海地区距离远,交通运输条件差,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图为上海外来常住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
1.上海市2005年外来常住人口总数量最多的地区是2.根据2000年到2005年间外来常住人口增长状况,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心城区
B.东、北部郊区
C.西、南部郊区
D.不确定
E.有利于上海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
F.有利于减轻上海市的环境压力
G.有利于上海城市功能区的优化
H.有利于促进上海郊区的城市化进程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上海市2005年外来常住人口总数量最多的地区是西、南部郊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根据2000年到2005年间外来常住人口增长状况,主要分布在郊区,中心城区数量减少,有利于促进上海郊区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上海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
;有利于上海城市功能区的优化。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地区聚落分布示意图,回答小题。
1.该地聚落形态及影响因素是2.图中最有可能发展成城市的聚落是
A.团状,河流因素
B.团状,地形因素
C.带状,气候因素
D.带状,河流因素
E.①
F.②
G.③
H.④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该地聚落主要是沿河分布,受河流的影响,呈条带状分布。正确答案选D。
2.①位于干支流交汇处,大量货物、人流在此中转,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正确答案选A。
考点:主要考查了聚落分布及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聚落分布及原因。
考点:地表形态与聚落及交通线路
结合实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了解聚落分布及交通线路选线应考虑的自然因素。
聚落分布及交通线路选线应考虑的自然因素有:气候、地形、水源、河流、土壤等。
2.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制约作用。
①平原是聚落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一般会沿河或者沿海分布(如图1-20中的丙和丁聚落的形成);高原的聚落大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如图1-20中甲和乙聚落的形成)。
②交通线路尽量选择平原和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沼泽等不利因素;
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一般需要迂回前进。如图中的公路和铁路的布局和走向受地形影响较大。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