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题《水的运动》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9 13:50:1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有专家将季风区因地质环境特殊,又缺少水利设施而存留不住水的现象,称为工程性缺水。据此完 成8~9题。
小题1:下列地区中,工程性缺水最严重的是
A.华北平原
B.云贵高原
C.河西走廊
D.四川盆地
小题2:缓解当地“工程性缺水”的最有效措施是
A.跨流域调水
B.修建水库
C.人工降雨
D.植树造林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我国西南云贵高原为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该地喀斯特地貌广布,岩石透水性强,多地下暗河,所以工程性缺水严重。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缓解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最有效的方法为修建水库,丰水期蓄水。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大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洋流①为西风漂流
B.洋流②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C.洋流③为北赤道暖流
D.洋流④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读图可知,该图为南太平洋环流示意图,图中洋流①为西风漂流,为寒流;洋流②为西澳大利亚暖流,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洋流③为南赤道暖流;④为秘鲁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考点:该题考查洋流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鄱阳湖拟建水利枢纽工程,备受国人关注。读“鄱阳湖及多年平均最高水位演变趋势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鄱阳湖多年平均最高水位逐步上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湖水淹没范围扩大
B.泥沙沉积湖底抬高
C.流域内多年降水量大增
D.流域内土壤含水率增大
小题2:江西省为了缓解本省生态问题,以下最优的措施是(  )
A.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B.为了突出商品性生产大力扩大耕地面积
C.加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发展生态旅游
D.为了解决农村燃料不足,可大力推广煤的使用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鄱阳湖及多年平均最高水位演变趋势图”可见最高水位逐年提高,不可能每年降水都在增加,C错;流域降水多了土壤含水量才能增加(也可能过度浇灌形成),但不可能引起湖泊水位增加,D错;湖泊淹没范围增大(湖泊蓄水增加)湖泊水位会下降,A错;湖泊淤积蓄水能力下降,同等降水水位上升,B对。
小题2:本省生态生态问题是湖泊淤积,湖泊淤积是由于河流携带泥沙增多引起的,河流泥沙增加,是上游水土流失形成的,流域内水土流失最好的办法是河流上游防护林建设发展生态旅游最好,C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1是________,2是________,它们组成了海上内循环循环;
小题2:图中6是________,8是________,9是________,10是________,它们组成了海陆间循环循环。
小题3:水循环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蒸发,降水
小题2: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小题3:维持全球水体的动态平衡;促进全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塑造地表形态;对陆地水资源具有更新、净化的作用。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水循环分布示意图分析判断:图中1是蒸发,2是降水,它们组成了海上内循环循环;
小题2:根据水循环分布示意图分析判断:图中6是水汽输送,8是地表径流,9是下渗,10是地下径流,它们组成了海陆间循环循环。
小题3:水循环的意义:维持全球水体的动态平衡;促进全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塑造地表形态;对陆地水资源具有更新、净化的作用。
点评: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促进水体更新;②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传输;③流水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河流位于
[? ]
A.亚热带季风区
B.亚热带大陆西岸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
2、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 ]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冬季断流
C.有一个汛期
D.年径流总量大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