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3:48:26
1、单选题 当北京欢度元旦时,地球公转位置在?(?)
A.近日点附近
B.远日点附近
C.春分点
D.秋分点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是一个近似于圆的椭圆,太阳就位于其中两们焦点之中一个焦点之上,这样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有时近,有时远。日地距离最远可达到1.521亿千米,这时地球处在远日点上,时间为每年的七月初。日地距离最远可达到1.479亿千米,这时地球处在近日点上,时间为每年的一月初。元旦时间是每年的1月1日,故选A
点评:本题的关键掌握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特点,要求考生能区分近日点与冬至日,远日点与夏至日的区别,熟悉地球绕日公转的二分二至、远日点和近日点对应的时间,试题属于一般性的基础性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中心为极点,外圆为50°纬线图,图中数字表示经度度数,P、Q之间和M、N之间为陆地,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P点附近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南风
小题2:关于P、Q、M、N四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P、M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
B.Q、N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
C.P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N地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题干信息,180°经线穿过太平洋,M、Q之间为海洋;根据该纬线为50°纬线,P、Q之间和M、N之间为陆地,可知该纬线为北纬50°(南半球该纬度陆地少),北半球中纬度的西风带风向为西南风。
小题2:结合上题结论,该地为北半球,则P、Q之间为亚欧大陆,M、N之间为北美洲。P地位于亚欧大陆的西岸,是温带海洋气候;Q地在亚欧大陆的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M地位于北美大陆的西岸,为温带海洋气候;N在北美大陆东岸,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故该题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右图是亚欧大陆60°N纬线上某月平均气温分布状况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丙地
B.丙地白昼时间比乙地短
C.乙地受暖流及西风影响
D.乙地濒临海洋,丙地深居内陆
小题2:在正常情况下,此时
A.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B.南极洲的温度低于甲地
C.北印度洋洋流向东流动
D.亚欧大陆上受高压控制
小题3:以下关于甲、乙、丙的正确说法是
A.乙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B.甲地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甲乙之间的地带每年都有凌汛现象
D.丙地是人口密集区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三地位于同一纬度,故正午太阳高度大小、昼夜长短相同,A、B错误;根据图示亚欧大陆部分,内陆气温低于沿海,故判断此时为1月的平均气温分布,此时乙地位于亚欧大陆西侧,受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较内陆和大陆东岸高,C项正确。图示乙位于亚欧大陆西部的大西洋沿岸,而丙位于太平洋沿岸,D错误。
小题2:结合上题结论,此时为北半球冬季,故大陆内部较同纬度的海洋气温低,故等温线应“凸高为低”,即等温线应向气温较高的低纬地区凸出,A错误;此时全球最低气温出现在亚欧大陆内部,B错误;北印度洋上受东北季风影响,洋流自东向西流,C错误;亚欧大陆上较同纬度海洋的气温较低,故影响亚洲高压,D项正确。
小题3:乙地位于亚欧大陆的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A错误;甲地位于亚欧大陆的内陆,60°N附近,受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影响,自然带属于亚寒带针叶林带,B错误;丙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受气候和地形影响,人口稀少,D错误。甲乙之间的地带,所处纬度高,冬季气温在0°C以下,且河流多自南向北流,故容易出现凌汛现象,C项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较强,考点较多。学生只要掌握世界区域地理的自然地理环境基本概况,并能结合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等温线弯曲的基本原则和凌汛形成的基本条件等基本内容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6月22日,当太阳同时位于北半球甲、乙两地上中天(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角为60°,乙地太阳高度角为36°;甲、乙两地在某地图上的距离是44.4厘米(不考虑地形因素)。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此日,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地不可能同时看到日出
B.甲、乙两地使用地方时不同
C.甲、乙两地昼夜长短相同
D.甲、乙两地当晚观看的星空景象相同
小题2:下面四幅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中,表示乙地的是(?)
小题3:该图比例尺为
A.1:2400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30千米
C.六十万分之一
D.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高度和地图。
小题1:甲乙两地都位于北半球,而6月22日,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60°和36°,则计算得两地的纬度为53.5°N和77.5°N。而两地同时太阳上中天,即两地位于同一经线,故当春秋分日时,两地同时日出;A错误;两地的经度相同,故地方时相同,B错误;两地的纬度不同,故昼夜长短不同。
小题2:乙地位于北极圈以内,故可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故B图较符合。
小题3: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4.4cm,而实际距离为24*111KM。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表示某日北半球某纬线上不同经度的太阳高度分布规律。读图回答。 
该纬线可能是 (?)
A.0°
B.23°26′N
C.66°34′N
D.75°N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30°,出现极昼现象,日出太阳高度为0°,则该地距离北极点15°,则该地的纬度为75°N。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