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3:45:18
1、综合题 读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虚线为晨昏线。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①地位于②地的 方向,①地距③地约 千米。(2分)
(2)此时,北京时间为 ;新一天的范围是 。(2分)
(3)此日,地球公转速度较 (快或慢),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 。(2分)
(4)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 ;②地的天气特点是 。(2分)
(5)比较此季节②地和③地的气温差异并分析原因。(3分)
(6)近年来,有关③海域的国际竞争愈演愈烈,简述国家间产生竞争的主要原因。(2分)
参考答案:(13分)
(1)东南(1分) 3330千米(1分)
(2)3时(1分) 东经900向东到1800(1分)
(3)快(1分) 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1分)
(4)西北风(1分) 寒冷晴朗(1分)
(5)②地气温比③地气温低,(1分)
原因是深居内陆,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冬季降温幅度大(1分) 地势高(1分)
(6)北冰洋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石油资源;
对北冰洋的领土竞争可以拓展生存的空间,缓解陆地环境的压力;
北冰洋是联系三大洲的捷径,战略地位突出;(答对2点得2分)
本题解析:
第(1)题,本题是根据经纬度判断方位。由海陆轮廓可知,该地为北半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故图示②地离北极点较①地近,从②地看①地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故为向东。①地与③地的距离,考查的是纬度相差 1 度,距离相差 111 千米。
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陆地是高压,说明是冬季,北极上空是极夜现象,所以90ºE是0时,则北京时间的区时即120ºE的地方时为3时。新的一天从0时经线到180º经线,即为从东经900向东到1800。
第(3)题,由亚欧大陆上出现高压,可知季节为冬季,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北极点出现极夜现象。
第(4)题,此时是北半球的冬季。根据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分析风向及天气特征。①地的风向可根据等压线变化规律得出,②地受高压脊影响,出现寒冷晴朗天气。
第(5)题,②地和③地的气温差异。原因从海陆位置、地形等方面分析。
第(6)题,北冰洋的重要性从资源、领土、地理位置等方面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概况和地球地图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强。解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①掌握经纬网图上,方位判断的基本方法:利用与极点的距离判断南北方向,与自转方向的关系判断东西方向;②利用经线计算球面上的距离;③掌握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④掌握世界区域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征;⑤掌握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等内容。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有关大气垂直分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大气在垂直方向从下至上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B.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具体表现在高度上从高纬向低纬逐渐降低
C.随高度增加气温上升很快的是对流层
D.对流层大气增温主要是地面的短波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结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大气在垂直方向从下至上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A对。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具体表现在高度上从高纬向低纬逐渐增高,不是降低,B错。随高度增加气温上升很快的是平流层,不是对流层,C错。对流层大气增温主要是地面的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结果,地面辐射不是短波辐射,D错。
考点:大气垂直分层,各层的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 江淮气旋类似台风,几乎每年春天,“江淮气旋”都要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兴风作浪”,脾气之大,一点也不逊色于台风。2009年4月19日和20日出现的“江淮气旋”就带来了大量降水。
据此,回答(1)——(2)题。 
(1)能正确表示“江淮气旋”的是
[? ]
? A、A
? B、B
? C、C
? D、D
(2)图中四地降水主要是“江淮气旋”带来的是
[? ]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参考答案:(1)A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22,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abcd四点中气压值最低的是
A.a
B.b
C.c
D.d
【小题2】四点中气温最高的点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
【小题1】气压分布的一般规律:高空气压低于近地面;同一等压面两侧,越往上气压越低;故气压最低为c点。
【小题2】气温分布规律: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气温越低;故气温最高为近地面的d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等压面示意图能正确反映高空海陆差异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表格中可以获得1月和7月不同海拔的气温值,1月1500米和5500米都是大陆温度低,海洋温度高,气压高低相同,因此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