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3:43:53
1、判断题 “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促进江苏的社会经济发展,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经济发展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答案:错误
本题解析:南水北调工程对调出区的经济发展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即可判断。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图是我国某河干流一个水文站测得的全年各月流量统计图,据此回答题。
小题1:该河位于我国
A.西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东北地区
D.南方地区
小题2:该河流域适合种植的经济作物是
A.小麦
B.甜菜
C.棉花
D.小米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河流流量分布特征判断,该河流在春季和夏季形成双汛,故判断该河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受春季的积雪融水和夏季的季风性降水影响而形成双汛。
小题2:注意“经济作物”的题干信息,小麦和小米不属于经济作物,而东北地区由于纬度较高,主要处于中温带,适宜甜菜种植,而棉花主要种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不适宜东北种植。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学生只要能抓住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并能结合我国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主要的农作物分布规律判断即可。注意抓住题干基本要求,如“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不同。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比较塔里木盆地与准噶尔盆地的相似点与不同点是(? )
A.准噶尔盆地风蚀作用明显
B.两个盆地相同的作物是棉花、冬小麦、甜菜
C.同处非季风区和内流区域
D.塔里木盆地的绿洲面积大,准噶尔盆地的沙漠面积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准噶尔盆地西北部有个缺口,封闭不是十分严密,因此风蚀作用比较明显,另外北部有一河流——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塔里木盆地的农作物主要是长绒棉,准噶尔盆地的农作物主要是甜菜。塔里木盆地的沙漠面积大,准噶尔盆地的绿洲面积大。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既属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又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的地貌单元有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内蒙古高原主要位于非季风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平原都位于第三阶梯;而黄土高原既属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又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故选A。
考点:区域位置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几个主要地形区的位置,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识记地形区的位置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三级阶梯界线。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32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图9中右江的流向为?,判断的依据是?。(6分)
(2)广西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有何特点?请简述其原因。(6分)
广西于2009年8月至2010年4月发生了旱灾。旱情分布见图10。
(3)据图10描述广西旱情的空间分布特点:?;请列举两项影响广西旱情分布的自然原因。(8分)
红树林是一种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的海岸植被,林中栖息着多种鸟类。广西红树林分布区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该保护区的红树林正作为旅游资源被适度开发。
(4)有红树林分布的沿海地区,遭受特大风浪袭击后,经济损失较小,红树林做起的作用是?。(3分)
(5)保护区管理部门在红树林景区为游客提供望远镜,或修建浮桥(见图11、图12)。请从旅游景区三要素来简要评价这种做法。(9分)
参考答案:(1)自西北向东南;右江流域的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降低。
(2)夏半年径流量大,冬半年径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夏半年降水量多,冬半年降水量少(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3)旱情自西向东逐渐减轻;降水量东多西少(降水量分布不均);西部坡度大(西部地势高),地表水难以保存;西部地表土层较薄,难以保持水分;西部有石灰岩分布,易造成地表水渗漏。答出任意两项即可。
(4)减小风浪,保护海堤。
(5)景区的吸引物(红树林或旅游资源):能较好地保护红树林及生态环境(红树林及生态环境仍会遭到破坏);旅游者(游客);提高了游客的观赏质量(游客不能接近红树林,影响了观赏效果);景区的服务业(保护区管理部门):合理利用了红树林作为旅游资源的价值,增加了收入(应更好地保护红树林,不应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每方面可以从正、反任一角度评价,只要合理,即可得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