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3:42:29
1、判断题 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持续发
展是目的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考虑,在我国下列几组地区中,前者应合理开发耕地与提高单产,后者应退耕还林还牧、维护生态平衡的一组是
[? ]
A、塔里木盆地和云贵高原
B、三江平原和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C、江南丘陵和华北平原
D、鄂尔多斯高原和长江三角洲沿海滩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请完成上面的“可持续发展示意图”。
(2)可持续发展包括________持续发展、________持续发展和________持续发展。
(3)孤立追求经济发展,必然导致________,如果单纯强调经济发展,势必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潜伏着________和________。
(4)可持续发展以________为基础,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国家和民族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
(5)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遵循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原则。写出下列做法符合的原则。
①保持生物多样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国际合作解决气候变暖、酸雨蔓延等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2)生态 经济 社会
(3)经济崩溃 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高速发展 环境破坏 生态危机
(4)生态持续发展 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利用性
(5)公平性 共同性 持续性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2013年10月7日央视报道:据统计河北张北县上世纪70年代种植的近160万亩防护林,90%已到达过熟期。近几年,每年衰死和濒临衰死的约20%,监测数据显示,该地区从2000年到2010地下水位平均每年下降1至3米,这也大大加快了防护林的衰死速度。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近10年来张北县地下水位逐渐下降,推断其原因主要是当地
A.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B.水污染导致水源短缺
C.生产用水急剧增加
D.水资源调出大于调入
小题2:张北县防护林大量死亡,给当地带来的主要危害是
A.加重酸雨危害
B.加快土地退化
C.加速地面沉降
D.产生大量垃圾
小题3:为使该地区防护林继续发挥效益,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A.移民和退耕还林
B.保护现有防护林
C.恢复当地水环境
D.最新和抚育结合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题意,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主要原因为人文因素(自然因素也有)。该县地处华北平原,严重的缺水,城市密集,人口众多、经济发达,需水量大,造成地下水位不断下降。故选C。
小题2: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牵一发而动全身。植被的作用: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消烟除尘等作用。植被的死亡,水土不断的流失,肥力下降,土壤退化,减轻了酸雨的危害;一定程度上使得地下水水位下降,地面沉降,但不是主要危害,且与D项 没有关系。
小题3:植被的功能巨大,该地区防护林继续发挥效益,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植被。A项,移民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巨大。C项恢复水环境需要很长的时间,短期无效;B项合理,但是要发挥好的效益,除保护现有植被,还要不断更新,抚育更多的植被。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专家认为,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低碳经济备受关注的大背景下,未来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先的国家。完成题。
小题1:在低碳经济时代,下列工业部门受益最大的可能是
A.造船工业
B.电子工业
C.核电工业
D.服装工业
小题2:若现阶段我国生产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而成)作为汽车燃料,将对我国产生的显著影响有
①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②提高能源利用率
③减轻耕地压力?④调整种植业结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在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新能源工业的发展前景受益最大。造船工业、服装工业、电子工业都需要对常规能源进行大量的消耗,而核电工业是属于新能源工业部门,故在目前的低碳经济时代,其受益是四个工业部门中最大的
小题2:生产大量和使用乙醇作为汽车的燃料,一方面可以能源优化能我国的能消费结构,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另一方面也也增加了对粮食的消耗量,增加了土地的压力,为了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势必进行种植业的结构结构调整
点评:本题以全球气候变暖为背景,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与解决措施,试题主要涉及到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及其相应的产业结构的调整等相关内 容,试题难度较小,属于一般性的基础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