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3:34:27
1、单选题 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主要大气成分是
A.氧
B.氮
C.氧
D.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大气的组成和热力作用。氧能维持地球上的生命活动;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为某气压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图中各纬度带近地面气流运动状况是( )
A.20°~30°盛行东北风
B.30°~40°盛行上升气流
C.40°~50°盛行西北风
D.50°~60°盛行下沉气流
【小题2】图示季节( )
A.贵阳空气清凉,冻雨不断
B.杭州春暖花开,雨雾绵绵
C.昆明气温较高,正值雨季
D.北京秋高气爽,红叶满山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温度变化规律可知为北半球,20°~30°盛行东北信风;30°~40°盛行下沉气流,形成副热带高压带;40°~50°盛行西南风;50°~60°冷暖气流交汇,盛行上升气流。
【小题2】图中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为北半球夏季。
考点: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移动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下图为2013年11月24日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下表为北京24日~25日天气数据变化情况。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7分)
表1:北京24日~25日天气数据变化表
| 11月24日 | 白天多云;最高气温:11℃;降水概率:0%;风力:三级 | 夜间晴转多云;最低气温:0℃;降水概率:0%;风力:三级 |
| 11月25日 | 白天晴;最高气温:8℃;降水概率:0%;风力:四级 | 夜间大部分晴;最低气温:-3℃;降水概率:0%;风力:四级 |
参考答案:
(1)高(1分) 西北风(1分) 小(1分)
(2)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任答2点得2分)
(3)B(1分) 寒潮(或沙尘暴、大风、暴雪)(1分)
本题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处等压线闭合,且中心气压高于四周,形成高压中心。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主要动力,在其影响下,风从高压吹向低压方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向右偏转,因此北京风向为西北风。北京附近等压线比甲处稀疏,因此风力较小。
(2)从表中不难看出,北京地区出现了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等天气变化。
(3)从上题北京的天气变化可知,北京受冷锋的控制。A、B两图为锋面,C图气旋。A、B两图中倾斜面为锋面,锋面下方均为冷气团,上方为暖气团,其中A图中冷气团方向发生逆转,说明暖气团势力强盛,形成暖锋;B图中冷气团没有转向,说明为冷锋。受冷锋过境的影响,一个地区可能出现气温迅速降低的现象,形成寒潮灾害。
考点: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两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附近的气候状况是2.甲、乙两地沿岸洋流流向大致相同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甲地受信风、山脉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B.甲地深受洋流、山脉的影响,气候带呈南北狭长分布
C.乙地主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降水丰沛
D.乙地受东北信风、山脉的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E.尼罗河中上游正值汛期
F.澳大利亚多数居民身穿羽绒服欢度圣诞节
G.墨西哥湾沿岸飓风活动频繁
H.北半球昼短夜长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中的经纬度看甲地在西经75°~80°附近,南纬10°~15°附近,因此甲地位于南美洲西海岸,由于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和沿岸秘鲁寒流的影响,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仅分布在沿海的狭长地带。由于信风、山脉影响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大陆东侧,该地位于大陆西侧,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从图中看乙地位于75°E、北纬20°附近,位于印度半岛的西岸,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夏季气压带、风带位置向北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该季风的形成原因不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是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2.秘鲁寒流所在的洋流系统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北印度洋的洋流与秘鲁寒流一致时,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尼罗河上游为热带草原气候,夏季降水多。澳大利亚地处南半球,此时为夏季。飓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
考点:本组题考查气候类型的综合应用、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B.温度:A>B>C>D
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D.气压:D>A>B>C
【小题2】如果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在②处进行植树造林,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A.增温和增湿
B.净化和增温
C.净化和增湿
D.减湿和减温
【小题3】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山谷风示意图,那么上升气流③表示的可能是
①白天的谷地 ②白天的山坡 ③夜晚的谷地 ④夜晚的山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则A处空气下沉,判断近地面气温较低;B处盛行上升气流,则判断近地面气温较高;故B处气温高于A处,B错误;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C错误;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分布特征:越往高空气压越低;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指向低压,故判断气压高低分布为:A>B>C>D;D错误;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为地面的冷热不均,A正确。
【小题2】若为城郊环流,则城市为热岛始终盛行上升气流,故判断B处为城市,A处为郊区,故近地面的风始终由郊区吹向城市,则植树造林能调节气温、增加植被的蒸腾作用,故增加大气湿度;其树木能净化空气。
【小题3】若为山谷风,白天,山峰的气温较山谷高,故山峰(山坡)盛行上升气流;晚上,山谷气温较山峰高,故山谷盛行上升气流,故选B项。
考点:该题考查热力环流。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