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3:33:03
1、单选题 松嫩平原与洞庭湖平原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原因是
A.同属温带地区
B.气候的大陆性强
C.同属东部季风区
D.都是平原地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区域地理环境差异。
两地都位于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是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图为“我国沿某线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图中F为?山区,该地自然景观具有?特征。
(2)A处气候类型为?,该地形区主要经济作物为?。
(3)E山脉南北两侧农田类型的差异是?。
(4)D处是我国?和?(地形区)的主要分界线。
(5)C平原区是我国?(土壤)的主要分布区。简述B地形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
参考答案:(1)横断?垂直地带性(2分)
(2)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甘蔗、油菜、柑橘等(1分,答对一种即可)
(3)山脉以南为水田,山脉以北为旱地(1分)
(4)黄土高原?华北平原(2分)
(5)黑土和黑钙土(1分)。原因:大气降水少,(1分)河流径流量小(1分);人口多,
人均水资源少(1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1分)水资源污染严重(1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形分布。
(1)结合F的经纬度位置判断为横断山区,由于地势落差大,故垂直地带性明显;
(2)A处位于四川盆地,故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的经济作物:甘蔗、油菜、
柑橘等;
(3)E表示秦岭,秦岭为我国耕地类型: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4)D表示太行山区,故为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5)C平原为东北平原,为黑土区;B地区为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主要从水资源总量
少,而用水量大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空间分布图,回答问题
1.造成该区域沙尘扩散的主要因素是2.当沙尘扩散如甲所示时,最可能的时间是3.图示沙尘扩散,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副热带高压
B.信风
C.西风
D.季风
E.1月
F.4月
G.7月
H.10月
I.墨西哥湾沿岸诸国年降水量减少
G.亚马孙河含沙量剧增
美国东南部大气悬浮颗粒物增加
巴西高原干旱程度加剧
参考答案:1. B
2. C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沙尘暴。
1.结合图示沙尘暴的空间移动位置,集中在北半球的低纬度,故判断为北半球低纬度的东北信风影响。
2.若甲扩散时,符合气压带风带北移时,赤道低压北移,故东北信风带的分布偏北。判断为北半球夏季,即7月。
3.沙尘暴扩散最主要影响空气质量。故选C项。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2、甲地区区位指数大于40,其优势主要表现在①交通便利②资源、能源丰富③重工业基地基础好④科技水平高?
[? ]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产业重心是区城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下图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
小题1: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小题2: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小题3: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A.第二产业向东南
B.第二产业向东北
C.第一产业向东南
D.第三产业向东南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3:D
本题解析:
此图横轴表示不同年份,纵轴表示产业重心的经纬度,也就是产业重心随着年代的不同产生的转移。
第1题从左图看①向西,②向东,③有向西的趋势。从右图看①向南,②向南,③有向北的趋势,综合来看,①向西南,②向东南,③向北。因此可以确定②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优势应该在中部,而第二产业应该有明显的向西。所以确定①为第二产业,②为第三产业,③为第一产业。故选B。
第2题从曲线起伏趋势可以判断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故选C。
第3题将左右图合并画成经纬网图描点可以得出①向西南,②向东南,③向北,即第二产业向西南,第三产业向东南,第一产业向北。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