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3:32:41
1、单选题 该图为“我国各省区人均产粮与全国均值之差”示意图,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以下各题。
1.下列省区中,发展商品性粮食基地潜力最大的是2.江苏省原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拥有江淮地区、太湖平原两大商品根基地, 导致其产粮大省地位明显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A.安徽省
B.陕西省
C.河北省
D.贵州省
E.水源与土壤
F.政策和劳动力
G.市场和交通
H.工业化与城市化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吉林省的人均产量与全国差值最大。四个选项中安徽省人均产量大于全国均值,所以发展商品性粮食基地潜力大。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江苏地区经济发达,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占用了大量的耕地,人口增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增多,不能供应其他区域。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新疆“坎儿井”图,回答下列各题。
1.制约该地农业生产主要的因素是2.关于“坎儿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
B.地形
C.水源
D.土壤
E.坎儿井是一种精神文化景观
F.现在的坎儿井具有宗教的功能
G.坎儿井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有指示作用
H.坎儿井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一种物质文化景观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坎儿井位于新疆地区,气候干旱,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坎儿井”是一种物质文化,能够对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有指示作用。符合自然规律。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适合在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种植园农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主要分布在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季风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B的主要作物是小麦和玉米,分布在降水量较多的地区;D多在热带高温多雨的地区;只有C所在地区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不适宜经营种植业,只能用于放牧牲畜,因而形成大牧场放牧业。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某地区有a,b,c,d,e,f规模相等的城市(镇),现须在其中两座城市设立百货中转站,最合理的是2.图中g地位于山区,林产品丰富,新近发现了一大型煤矿,需修建一条交通线,有关这一交通线说法正确的是
A.a和c
B.b和d
C.a和d
D.c和d
E.修建交通线主要考虑的是经济
F.社会因素
G.交通线要沿g地与附近原有公路最短直线距离修建
H.山区的自然条件决定了此处不适宜修建交通线路
I.g城镇的发展规模今后不会超过其它五个城市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从铁路到公路的转运需要设中转站,而d点处于两个不同运输方向的交汇处,故需要设中转站。
2.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交通线建设的决定性因素,A正确。山区的公路应沿等高线延伸,避开陡坡,BC错误;由于该地区资源丰富,故可能促进城市的规模扩大,D错误。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湖南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土地。由于三市都属于红色砂砾岩山区,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红三角”地区。“红三角”地区以广州南沙为平台,牵线“珠三角”,共建华南经济圈规划,形成良好的资源互补。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该地区地区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的工业部分及其导致的环境问题分别是2.“珠三角”可以为“红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
A.煤炭工业 酸雨严重
B.甘蔗制糖工业 水污染严重
C.有色冶金工业 酸雨严重
D.汽车工业 光化学烟雾严重
E.资金和技术支持
F.充足的农林产品
G.丰富的矿产资源
H.大量廉价劳动力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1.该地区水能资源丰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发展了有色金属冶金业,湖南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有色金属冶炼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酸雨。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经济发达地区可以为经济落后地区提高资金、技术和人才;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为经济发展地区提高资源、劳动力等。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