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3:31:40
1、单选题 读地壳运动较稳定状况下的河流上游至下游下蚀速度(纵坐标)与侧蚀速度(横坐标)关系示意图,回答1~2题。 
1、一般情况下,下列曲线代表的河段上 “V”型谷最典型的是
[? ]
A、ab
B、cd
C、de
D、cde
2、促使下蚀速度Vb>Va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
A、海拔高
B、流量加大
C、岩性软
D、位于断层上
参考答案:1、A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水贫困测度,简单而言即对水贫困程度的测算。图4为“我国农村水贫困测度空间格局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我国农村水贫困程度?
A.总体看,西北重于东南
B.由南向北逐渐加重
C.由东向西逐渐减轻
D.与经济水平成负相关
小题2:造成贵州省成为高水贫困地区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植被
C.地貌
D.土壤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通过读图,我国农村水贫困程度总体上看,西北重于东南,A正确;南方重庆、贵州和海南属于高水贫困地区,其余程度较轻,因此B和C错误;水困程度不仅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还与年降水总量、蒸发量等因素相关,D错误。
小题2:贵州属于喀斯特地貌,下渗严重,地表水不易储存,造成高度水贫困。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为不同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若甲、乙、丙分别表示大气、陆地和海洋,d与f相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d传输的热量多水分少
B.d传输的热量多水分多
C.f传输的热量少水分多
D.f传输的热量多水分多
小题2:若甲、乙、丙分别表示河流水、地下水和湖泊水,该河流位于我国长江流域,箭头e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A.1~2月
B.3~4月
C.6~7月
D.11~12月
小题3:若甲、乙、丙分别表示气候、水文和地貌,下列箭头中表示外力作用的是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d为陆地指向大气,f为海洋指向大气,同学们很容易判断海洋向大气传输的水汽多雨陆地,即可排除B答案,而f除了直接向大气辐射外还在向大气中传输水汽的同时,水汽含有的热量在上升过程中凝结释放出来传给大气,所以f传输的热量也多,所以,A、C错,D正确。
小题2:若甲、乙、丙分别表示河流水、地下水和湖泊水,该河流位于我国长江流域,箭头e代表河流补给湖泊,即河水位较高,长江流域进入雨季的时期,结合我国雨带的推移可知,6、7月份,雨带移至长江流域,C正确。
小题3:在该图中,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其对地貌产生影响,如水文对地貌的影响a主要为流水作用等,气候对地貌的影响e如风力作用等,而地貌对水文的影响b主要是通过地势影响水文的流速、流向等,地貌对气候的影响f主要是海拔对水热条件的影响等;所以A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河流河口段是径流和潮流相互作用的区段,河口段水流做周期性往复运动。在一个潮流周期中经历涨急涨憩和落急落憩,其中落急是指潮流流速由最大降低为0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泥沙频繁地悬扬和落淤、前进和后退。下图为河口流速(指向下游)和含沙量过程线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河口含沙量最大时刻出现在
[? ]
A.涨急时刻
B.涨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
C.落急时刻
D.落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
2、在一个涨落全潮过程中,泥沙总的运移情况是
[? ]
A.向上游移动
B.向下游移动
C.在原地不动
D.向上游和下游皆有可能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所示为森林覆盖的河盆在暴雨中呈现的河流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据此回答:
1.假如在该河的上游修建一座水库(如图所示),则曲线形状将
①流量曲线变化不大?②流量曲线将变得和缓?③含沙量曲线将没有变化
④含沙量曲线的最高值将降低?⑤流量曲线和含沙量曲线的最高值均会推迟
A.①③
B.④⑤
C.②③
D.②④
2.假如暴雨发生时该河盆的森林早已被砍伐,河流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应为
参考答案:
1.A
2.D
本题解析:河流上游修建水库,水库可以调节河流流量,是河流流量变化减小,但对于含沙量曲线没有明显的变化。而植被遭到破坏将使河流流量曲线和含沙量曲线都变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