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3:29:36
1、单选题 下列地形区与其特点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内蒙古平原—崎岖不平
B.云贵高原—雪山连绵
C.四川盆地—地形平坦
D.东北平原—黑土广布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1: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惯性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现在优势弱化,竞争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速度甚至落后在长三角之后,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三角,现在正受到挑战。
材料2:珠三角的低端产业在“搬家”。20多年前,珠三角承接了来自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莫定了今日辉煌的基础;20多年后,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又不期而至。从繁华的珠三角放眼四顾,它周边还有大片经济欠发达地区。今年,这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势头颇为迅猛,其背后有一场悄悄的企业“搬家”行动。
材料3: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示意图
(l)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从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称为产业转移。早期我国台湾电子企业生产工厂大量西移至广东东莞等地,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革开放以来,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经济合作过程中,曾形成了“_______”的加工贸易模式。(6分)
(2)材料1中提到的广东的“优势弱化”。这里的“优势”具体指什么?(3分)
(3)从地理角度考虑,同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的劣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4)简述珠江三角洲的低端产业在“搬家”时所产生的影响。(7分)
(5)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或地区将一些工业转移到广东省,形成了下列三种生产模式。请写出影响下列模式的主导区位因素。
模式②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1)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低廉?前店后厂
(2)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
(3)①经济腹地比长三角小;②经济基础不如长三角好;
③大城市依托作用不如长三角强大;④科技力量不如长三角雄厚。(答出三点即可)
(4)低端制造业的向外转移,促进了珠三角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也有利于承接新的产业和加强地区问的协调发展。促进欠发达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会对这些地区的环境带来一定的压力。
(5)市场
本题解析:第(1)题,台湾电子企业生产工厂搬迁至广东,主要是利用当地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以降低生产成本。第(2)题,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仅仅开放了广东省的几个特区作为对外开放的试点地区,使这些地区具有明显的政策优势。同时,广东邻近港、澳,地缘优势突出。第(3)题,珠三角地区由于受南岭阻隔,经济腹地较小,区内经济基础薄弱,科技实力不足。第(4)题,需注意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第(5)题,模式②为进口原料,在本地加工后销往本地市场的生产模式,市场广阔是吸引其前来办厂的主导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之后,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下图为中国新疆附近地区图。
材料二?在我国政府部署的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中,深圳市对口支援喀什地区。深圳市的企业了解到中亚市场每年对我国服装类产品需求量多达8.5亿件,准备在喀什投资兴办棉纺厂和服装厂。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与深圳相比,说明喀什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4分)
(2)喀什附近盛产长绒棉。简要评价该地区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12分)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在喀什兴办棉纺厂的优势区位条件。(12分)
参考答案:(28分)
(1)(共4分)?
喀什纬度位置较高;(2分)海陆位置:深居内陆;(2分)
(2)(共12分)
有利:夏季光热充足(2分);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棉花品质优良(2分);有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河水作为灌溉水源(2分);绿洲位于盆地边缘,地形较平坦(2分);粉砂性土壤利于棉花生长(2分)
不足:降水稀少(2分)
(3)(共12分)
土地充足、便宜(2分);接近原料产地(2分);劳动力廉价且较为丰富(2分);
国家政策优惠(2分);国内外市场广阔(2分);(陆路)交通便利(2分)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本题解析:
第(1)题,地理位置特点→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对比与深圳的差异。
第(2)题,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条件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植被等方面分析,注意评价需要从有利、不利两方面分析。
第(3)题,该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其治理措施主要从该环境问题形成的人为原因(不合理的用水、植被破坏和人口压力)的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区域地理的常规性考点,学生只要掌握区域地理要素的基本分析思维,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并注意问题分析的完整性。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图5为我国某盆地自然景观剖面图,读图回答10-12题。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盆地为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小题2:图中甲山地北坡降水较多,其原因是
A.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
B.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
C.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
D.受来自北冰洋的西南风影响
小题3:制约该盆地农业发展的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
A.光热条件
B.土壤条件
C.地形条件
D.水源条件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1:B
小题1:D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主要考察区域定位。根据图中的纬度信息及河流、湖泊可判断。
小题1:本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局部气候条件。甲表示天山,故天山北侧降水较多,主要是来自大西洋的水汽。D项来自北冰洋的水汽只有受偏北风影响才可能到达此处。错误。
小题1:本题考查我国西北地区的农业。由于本区自然环境最大的特征即气候干旱,降水少,故水源不足,成为影响当地农业生产的最大不利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距海距离
B.地形条件
C.局地水域
D.植被分布
小题2:材料所示的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含沙量高
B.流程较短
C.春夏汛明显
D.冰川补给为主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和影响降水因素的分析。根据图中的海拔高度分布图,甲处海拔较高,降水较多,乙地海拔低,降水少。根据图中给的经纬度判断,甲地区位于小兴安岭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东北有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森林覆盖率尚可,所以,含沙量应该小;东北平原面积较大,河流不可能流程较短;该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应该以降水补给才对,所以选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