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3:28:33
1、单选题 下图是东南亚部分区域图。关于图示区域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河流短促,水能资源丰富
B.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C.该区域地处赤道附近,多对流雨
D.农业以热带种植园农业和水稻种植业为主,单产高机械化水平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图示地区位于东南亚马来半岛,主要受热带雨林气候影响,且地形以山地为主,故河流短小流急,水能资源丰富;由于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故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故终年多对流雨。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故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较低,故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下图中甲图是安徽某地种植业播种面积变化,乙图是该地种植业产值结构变化,两图中A都代表1999年情况,B都代表2007年情况。据图分析:
小题1:2007年,该地蔬菜播种面积占种植总面积的
A.30%
B.40%
C.50%
D.60%
小题2:近8年来,该地土地利用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减少了粮食播种面积,扩大了蔬菜种植面积。
原因:交通和城市发展,市场需求增大;地价上涨,蔬菜种植的经济效益高于粮食种植;
政策指引和扶持,科技发展,农业技术的进步。
本题解析:
小题1:考查“三角坐标图”的判读。根据“三角坐标图”的特点,可判断1999年,该地粮食作物占40%,棉花和花生等经济作物占30%,蔬菜占30%;2007年,该地粮食作物占30%,棉花和花生等经济作物占30%,蔬菜占40%,所以选B。
小题2:由图示可知,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减少了,而蔬菜的面积增加了。由于交通运输、科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加之市场需求量的增大,使得蔬菜种植面积增加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主
要分布在下列各图所示区域内。据此回答17-19题。
小题1:图1所示农牧交错带年平均降水量的范围是(? )。
A.150mm~300mm
B.300mm~450mm
C.450mm~ 700mm
D.700mm
~ 850mm
小题2:图2所示农牧交错带经济发展的障碍,不包括(? )。
A.山高谷深,交通不便
B.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质灾害频发
C.森林资源丰富,为我国第二大林区
D.开荒种地,水土流失加剧
小题3:图3所示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土地利用图(左)和农业产值构成图(右),完成小题。
小题1: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大牧场放牧业
B.种植园农业
C.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小题2: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A.劳动投入多,科技含量低
B.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
D.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该地区小麦等种植业产值比重为55%,畜牧业产值比重为45%,所以属于混合农业。
小题2:混合农业往往属于商品农业,专业化程度较高,生产规模较大,技术较为先进,商品率高。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回答
小题1:如果图中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的劳动力投入、生产资料投入、科技投入,图中的下列各点中最能代表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是?(?)
A.①?B ②?C.③ ?D.④
小题2:如果a、b、c分别代表影响工业区位的原料、能源、市场三个主要因素。图中最能代表炼铝工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如果a、b、c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图中表示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A
小题1: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产业区位和读图分析能力。三轴坐标的读图应以每条横坐标的原点确定相应的纵坐标,以与纵坐标平行的原则读数。
小题1:水稻种植业的投入比重中,劳动力的比重最高,故③符合。
小题2:炼铝工业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故b轴的读数应最高,故①符合。
小题3:城市化水平高,则第一产业比重最低,故②点符合。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