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3:27:31
1、单选题 该图为某日某时刻32°N纬线圈和72.5°E经线的昼夜分布状况,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该日T地日出时北京时间为2.P地位于T地的
A.15:30
B.15:10
C.14:30
D.14:10
E.东北方向
F.西北方向
G.东南方向
H.西南方向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1.该地昼长是165/360×24小时=11小时。根据白昼以正午12时对称可知,该地日出是6:30,北京时间为15:10.选择B项。
2.T的坐标(32°N,10?W),P经度是72.5°E,P出现极夜现象,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只有北极上空出现极夜现象。所以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某人想乘飞机在一年中连续过两次生日,你认为应穿越?
A.赤道
B.南北两级
C.本初子午线
D.日界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日期的变化只能经过日界线。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12年8月6日美国“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盖尔陨石坑,展开为期2年的火星探测任务。“好奇”号的主要任务是测量火星岩石和泥土中化学元素的丰度,评估火星表面的辐射环境,探索火星是否适宜生命存在。读下表中的相关数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题。
| 行星 | 质量 (地球为1) | 体积 (地球为1) | 公转周期 | 自转周期 | 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之间的交角 |
| 地球 | 1.00 | 1.00 | 1年 | 23时56分 | 23°26′ |
| 火星 | 0.11 | 0.15 | 1.9年 | 24时37分 | 23°59′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好奇”号火星车运行于太阳系内,故属于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而不属于河外星系。
小题2:直接根据表格数据判断,由于火星距离太阳较地球远,故火星的表面温度较地球低,A错误;由于火星的自转周期较地球长,故B错误;比较火星与地球的质量和体积的差异,可判断地球的密度大于火星,C错误。图示由于火星的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之间的交角大于地球,故D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天体系统的层次关系;能结合数据分析火电与地球环境的差异,注意调用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的形成原理进行推理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北京时间为?点(2分)
(2)该日,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应位于泰山的?方向。(1分)
(3)M地位于Q的?方向。M地日出时间?点,当天白昼长?小时(3分)
(4)图示季节(或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分)
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
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
C.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D.新一天范围小于旧一天
(5)该日,M、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1分)
(6)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1分)
参考答案:
(1)(20°S,120°W)(1分)? 4点 1分?
(2)东南 (1分)?
(3)西南 (1分)? 5点? 1分? 14小时? 1分?
(4)D (2分)?
(5)P地夜长大于M地夜(1分)?
(6)从20?S向南北两侧递减? (1分)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1)图中分析:图中70°N以北出现极夜,说明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0°S(晨昏线分界点纬度=90°-太阳直射点纬度);同时昼半球中央经线为120°W,说明此线为120°W为12:00,故直射点坐标(20°S,120°W)。根据地方时计算原则,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为4:00。
(2)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日出东南,正午正南,日落西南。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应位于泰山的东南方向。
(3)图中分析Q(70°N,120°W),M(35°S,135°E),根据纬度判断,Q在M的北方,根据经度判断,Q在M东方(两者经度差大于180°,看两者之间的劣弧)综合M在Q西南方向;据上题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为4:00,根据地方时计算原则,M为5点。昼长为14时(昼长=(12-日出)*2)。
(4)A项,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是,北回线及其以北地区太阳高度角最大,此地区正午影子最短,排除A;B项,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0°S,但不能判断北移还是南移,不能判断纽约昼夜变化情况,排除B;C项,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0°S,巴西高原为(夏季)雨季,排除C;D项,上题,120°W为12:00,60°E为0点,新一天和旧一天范围为1:2,故选D。
(5)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0°S,北半球昼短夜长,而南半球相反,据图判断M夜长大于P的夜长。
(6)太阳高度角分布由太阳直射点项两侧递减。从图中得出,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为20?S向南北两侧递减。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0分)某校(北回归线以北)地理课外小组,做了如下实践活动。如图所示,在该校操场上树立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杆高为h,0P为正午旗杆的影子,OM垂直于OP,测得OP长度为一年中最长,且为h×cot36°34′,(tg35°≈0.7? tg45°=1? tg60°≈1.732)。
(1)该小组晚上利用望远镜测得当地北极星的高度角为_________________。(2分)
(2)在M楼楼顶上要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热水器吸光板(真空管)合理的倾角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之间。(4分)
(3)房地产开发商在M楼南建造了一幢商品住宅楼(如图),某户居民买到了M楼一层的一套房子,于元旦前住进后发现正午前后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该房主准备就“争取采光权”向相关部门起诉,你认为他能胜诉吗?请从地理角度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1)30°?(2)6°34′ 53°26′(3)能。略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当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故正午影长最长为冬至日,结合h×cot36°34′,即冬至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6°34",计算当地纬度为30°N,北极星的高度即当地纬度。(2)当地为30°N根据集热板与阳光相垂直,故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可计算当地冬至日和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则可计算出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3)能,根据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36°34",计算南楼为69米,则楼间距应为69* tg35°,故楼间距应大约为49米左右。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