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3:26:09
1、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7分)
材料一 中国气象频道官方微博@中国气象昨天发布了内地“火炉城市”新排名,福州成为高温王者,荣获“冠军”宝座,重庆和杭州位列二、三名。
内地“火炉城市”新排名
| 排名 | 城市 | 排名 | 城市 | 排名 | 城市 | 排名 | 城市 |
| 1 | 福州 | 5 | 长沙 | 9 | 西安 | 13 | 合肥 |
| 2 | 重庆 | 6 | 南昌 | 10 | 广州 | 14 | 南京 |
| 3 | 杭州 | 7 | 武汉 | 11 | 石家庄 | 15 | 济南 |
| 4 | 海口 | 8 | 南宁 | 12 | 郑州 | 16 | 上海 |

参考答案:
(1)分布不均,分布范围较广;(1分) 主要分布在南方; (1分)
(2)B(2分)
(3)盆地地形,不易散热;地表沙漠广布;多晴天,云量少,大气削弱作用小。(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共3分)
本题解析:
(1)点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主要从是否均匀、主要分布地点方面分析,可知福州、杭州、重庆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南方。
(2)图中甲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高温天气是受伏旱影响,所以是反气旋。
(3)影响气温的因素可以从地形、天气状况、下垫面状况等方面分析,图中乙地位于塔里木盆地,盆地地形不易散热,沙漠广布增温快,晴天多、大气削弱作用弱。
考点:点状地理事物的分布、天气系统、影响气温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沿60°N纬线所作的某月平均气温和气压水平分布变化示意图”。
【小题1】在正常情况下,此时( )
A.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B.南极洲的温度低于北冰洋
C.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流动
D.图中两条曲线呈负相关
【小题2】关于a、b、c所穿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区域正午太阳高度小于b区域
B.b区域受蒙古高压控制
C.c区域白昼时间比b区域短
D.c区域附近有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小题3】关于d、e、f所穿区域的正确说法是( )
A.d区域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B.e区域主要是温带季风气候
C.f区域是人口密集
D.d区域容易形成凌汛灾害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可知,60°N大部分地区气温低于0°,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则亚欧大陆较同纬度的海洋上气温较低,等温线应“凸高为低”,说明等温线应向气温较高的低纬地区(向南凸),故A错误;北半球冬季南极应为气温最高季节,故B错误;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受南亚东北季风影响,北印度洋洋流应自东向西流,故C错误;北半球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亚欧大陆上应较同纬度的海洋气温较低,故形成冷高压控制,图中两条曲线呈负相关,故D正确。
【小题2】读图可知,a所穿的区域为北美洲,b所穿的区域为北大西洋,c所穿的为亚欧大陆,abc位于同一纬度,正午太阳高度、昼长相等,故A、B错误;由上题可知,此时为冬季,在大陆形成高压,海洋形成低压,故C错误D正确。
【小题3】d所穿区域为亚欧大陆北部,以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植被为针叶林,故A错误;e所穿区域为太平洋北部,故B错误;f所穿区域为北美洲北部,人口稀少,故C错误;d所穿区域为亚欧大陆北部,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且结冰期长,易形成凌汛,故D正确。
考点:区域世界地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1~3 题。
1.上述“某月”是
[? ]
A.1 月
B.4 月
C.7 月
D.10 月
2.该月份甲地盛行
[?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3.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 ]
A.高温多雨
B.低温少雨
C.温和多雨
D.炎热干燥
参考答案:1.C
2.A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右图是一张反映“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据此回答题。
小题1:该现象常年出现在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热带雨林
小题2:该现象较普遍出现于 ( )
A.中国东北大兴安岭
B.亚马孙平原
C.江西高安丘陵地区
D.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滴水叶尖”这种现象常年出现在热带雨林地区,该地区常年高温多雨,气候湿热。
小题2:热带雨林气候大致在南北纬10°之间,主要位于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地区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借助“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来考查热带雨林气候的分布。另外本题还可考查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分布规律、气候特点等知识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1.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2.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3.根据大气热力作用中能量转换的过程,将图中字母所示现象按先后顺序排列
A.A
B.B
C.C
D.D
E.A
F.B
G.C
H.D
I.ABDC
G.ABCD
ACBD
ACDB
参考答案:1. C
2. D
3.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即地面辐射C箭头。
2.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大气逆辐射,即图示D箭头。
3.图示大气的热力作用从太阳辐射到达大气上界,并经过大气的削弱作用,剩余的部分可到达地面B,地面吸收了太阳辐射发出地面辐射C,被大气吸收,大气发出大气辐射,包括大气逆辐射D。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清图示的辐射类型。本题还可考查大气逆辐射的天气实例等内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