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3:24:25
1、单选题  来源:91 考试网;图为某水库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年内变化情况。读图回答问题。
1.该水库可能位于2.该水库蓄水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A.东北平原
B.江淮地区
C.西北内陆
D.横断山区
E.5月
F.6月
G.9月
H.10月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气候。
1.根据该地区入库流量的变化5、6月;8、9月流量大;7、8月较小,判断该地区为江淮地区,5、6月受梅雨影响,8、9月受锋面雨和台风雨的影响,降水丰富;而7、8月在副高控制下,降水少。故选B项。
2.图示5—10月的入库水量都大于流出水量,则水库蓄水量不断上升,10月之后,流出水量开始大于流入水量,则水库蓄水量开始下降,故10月时水库蓄水量达到最高值。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 “三种陆地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完成1—3题。
1.甲代表的水体是2.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3.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由此导致的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A.雨水
B.地下水
C.冰川融水
D.积雪融水
E.1~2月
F.3~4月
G.6~7月
H.10~11月
I.a变大
G.b变稳定
a在丰水期变小
b在枯水期变大
参考答案:1. B
2. C
3. C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我国的河流。第34题,能与河流、湖泊水形成互补关系的只有地下水;
2.第35题,a表示河流水补给湖泊水,出现在河流丰水期时;故6—7月份为长江流域的雨季。
3.第36题,由于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则a(丰水期)、b(枯水期)都变小。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读“塔里木河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塔里木河主要依靠 补给,其流量随 的变化而变化。流域内主要的新能源有 (至少两个)。(4分)
(2)塔里木河下游地区分布着大量的绿洲,在绿洲发展灌溉农业的区位优势有 、 ;容易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至少答两点)。(4分)
(3)20世纪50年代,在塔里木河的下游修建了大西海子水库,水库建成后库区周边气候可能发生的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90年代,塔里木河下游流量锐减,现已断流320km。大西海子水库作为储水的载体已不复存在,造成河流断流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4分)
参考答案:
(1)(天山、昆仑山等)高山冰雪融水 气温 太阳能、风能(4分)
(2)光照充足(1分) 昼夜温差大(1分)
水源不足(1分) 土地盐碱化(1分)或土地沙漠化(共4分)
(3)降水量增加(1分),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变小(1分)
塔里木河上中游大规模开垦,农业灌溉(1分) 生活用水增加(或水资源利用不当)
(1分)(共4分)
本题解析:
(1)塔里木河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其流量会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主要呈正相关关系。流域内的新能源有太阳能和风能。
(2)绿洲发展灌溉农业的区位优势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有灌溉水源。由于不合理的灌溉和盲目开垦,容易形成土地盐碱化和荒漠化等环境问题。
(3)水库建成后,蒸发量增加,空气中水汽含量大、降水量增加;对周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减小。由于中上游地区大规模开垦、农业用水量增加,生活用水量增加等导致下游水量减少。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的西北地区。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1年12月11日,圆满完成我国大洋第22次环球科考任务的“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返回青岛。读“大洋一号”科考船环球大洋科考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本次环球科考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处的航线明显的偏南或偏北,目的是缩短航程
B.多在低纬度海域,向东航行,可借助赤道逆流
C.多在中纬度海域,向西航行,可借助中纬西风、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
D.多在低纬度海域,向西航行,可借助低纬信风和赤道暖流
【小题2】④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A.多种鱼类洄游必经之处
B.位于寒暖流交汇处
C.该处有上升流,使营养盐类上泛
D.该处附近居民不喜食鱼,捕捞少,鱼类大量繁殖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船在航行中可借助洋流,顺洋流可节约燃料、节省时间,观察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考路线设计注重对洋流利用,所以选D项。
【小题2】④位于非洲西岸,此处有本格拉寒流经过,该寒流属于上升补偿流,冷海水上泛,带来丰富饵料,渔业资源丰富,所以选C项。
考点: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黄河下流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 ]
A.互相补给?
B.河水补给地水下?
C.地下水补给河水?
D.互不补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