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3:21:59
1、单选题 下列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开发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
B.当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时,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C.在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天,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超过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供应地
D.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于受人口增长、城市化的影响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粮仓”地位不断下降,故C项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掌握我国的区域发展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掌握我国长三角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等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如图所示为我国四座重要山脉,然后请回答问题。
小题1:属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山脉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地有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B.②地位于我国第二大平原
C.③地应大力发展立体农业
D.④地风沙危害严重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主要山脉。
小题1: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彦喀拉山—冈底斯山脉,结合图示四座山脉的经纬度位置判断:甲为天山;乙为太行山;丙为南岭;丁为大兴安岭。
小题2:①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没有我国商品粮基地。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地理事物不可能成为区域核心的是
[? ?]
A.较大的乡村
B.较大的工业基地
C.较大的交通枢纽
D.著名的旅游地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某区域的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甲、乙两地之间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B.暖温带和中温带的分界线
C.四川省与陕西省之间的分界线
D.山脉以北植被主要是落叶阔叶林,以南主要是常绿阔叶林
小题2:下列有关图中丙地形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带性土壤为紫色土,因而被称为“紫色盆地”
B.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猪和甜菜产地
C.农业发达,水利兴盛,有“天府之国”之称
D.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低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根据经纬度和等高线判断图中甲、乙之间的山脉是秦岭,乙、丙之间的山脉是大巴山。丙地形区是四川盆地。
小题1:秦岭两侧均为地势第二级阶梯,A不正确;秦岭是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B不正确;四川省与陕西省的界山是大巴山,C不正确;秦岭以北植被主要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以南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正确。
小题2:四川盆地地带性土壤为红壤、黄壤,紫色土是非地带性土壤,A不正确;四川盆地位于亚热带,四川盆地的糖料作物主要是甘蔗,甜菜主要生长在中温带,B不正确;四川盆地自古农业发达,水利兴盛,有“天府之国”之称,C正确;北面的秦岭、大巴山对南下冷空气有阻挡作用,冬季气温比同纬度的东部地区高,D不正确。
1、中国重要地区的经纬度定位。2、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3、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4、四川盆地的区域环境。
点评:
本题考查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根据经纬度定位和等高线判断地形是解题关键,考查学生我国主要的经纬线穿过的地形区的记忆,根据等高线会判断地形类型;识记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区域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 9 为我国西南地区图。
(1)试分析图中①、②两省区种植业分布与地形的关系。
(2)试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图中③城所在地形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参考答案:
(1)① 省区(西藏自治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气温较高的河流谷地;②省区(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峰岭众多,地面崎岖,只有山间的小盆地,地势平坦,土层较深厚,成为种植业分布的主要地区。
(2)位于成都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沛,雨热同期(气候适宜),农作物生长期长;有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农牧灌溉便利;人口、城镇众多,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本题解析:
主要考察区域定位和地形与农业的关系。1为西藏自治区,主要发展河谷农业,2为云贵高原地区,特点喀斯特地貌。3成都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