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3:17:02
1、单选题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中代号所对应的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 )
A.①——降水
B.②——蒸发
C.③——水汽输送
D.④——地表径流
小题2:有关水循环地理意义的正确叙述是( )
A.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
B.使水呈三态变化
C.加速了冰川的融化
D.使海平面上升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
小题1:图示水循环的环节应为:①表示海洋水汽蒸发;②表示水汽输送;③表示大气降水;④表示地表径流。故选D项。
小题2: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塑造了地表形态。故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 下图为一组剖面景观示意图,反映了世界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甲→图丁时期历史变化过程。(图甲时期→图丁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据此,判断1—3题。 
1、有关图中河流补给形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雨水补给 ②冰川融水补给 ③湖泊水补给? ④地下水补给
[?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
? 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 ④城市面积扩大,雨季时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⑧④
3、若村落和城镇在此处布局比较稳定,且有不断向沿岸靠近的趋向,则图中村落可能位于
? ①北半球的右岸? ②南半球的右岸? ③凸岸? ④凹岸
[?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1、C
2、D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回答1~2题。
【小题1】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各题。
【小题1】如图中等压线为一闭合等压线的部分,则图示地区( )
A.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
B.大部分地区天气晴朗
C.可能有台风
D.应该是亚洲高压中心
【小题2】若此图所示为我国某地区,则关于图中河流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正处于汛期
B.冰期可能长达半年
C.径流季节变化大
D.为两岸的甜菜种植提供灌溉水源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由风向可知:该地为北半球,而且北侧为高气压,故A中气流应以下沉为主,故A错;B为高气压控制,气流在垂直方向上以下沉为主,故多晴朗天气,B对;而图中为北半球1月份不可能受台风影响,C错;此时等压线没有闭合,故不可能是高压中心,D错。
【小题2】如果是我国某地,由该地在1月0℃等温线以北,故该地区可能为华北地区,A中河流应处在枯水期;B中冰期只有冬季才有,不会长达半年,而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故选C;而D中甜菜应该分布的纬度在我国西北东北等地,故D错。
考点:中国区域地理与等压线的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
A.河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B.自然植被为针阔叶混交林
C.降水集中于7、8月份
D.位于半干旱地区
小题2: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A.几乎没有降水
B.植被截留降水
C.降水大量下渗
D.人工拦截径流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太行山南段东麓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主要集中在7、8 月份,C对。该地区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A错。自然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B错。该地位于半湿润区,D错。
小题2:两同属于一种气候,位置相邻,气候特征相同,所以不可能没有降雨,降雨量应该相差不多,A错。植被有涵养水源的功能,但不会全部吸收,没有地表径流入水库,B错。降水下渗多,也一定有地表径流,不会没有入水库径流,C错。只能是人为因素,截断了水流,D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