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3:11:44
1、单选题 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走向山脉的南北两侧,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出现了明显的温度差异,即阳坡温度高于阴坡。读中纬度某内陆地区等值线图,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2.若a为12℃等温线,则乙地气温的数值可能是
A.甲、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B.甲、乙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C.丙、丁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D.丙、丁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E.6℃
F.8℃
G.9℃
H.10℃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所以等温线a>b,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丙>a,甲<a,所以丙是阳坡; 同理丁>b,乙<b,所以丁是阳坡。丙、丁都是南坡为阳坡,位于北半球。选择C项。
2.a为12℃等温线,b为9℃等温线.乙<b,所以选择B项。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图为某日某时刻欧洲西部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受不同天气系统影响 ( )
A.甲地风向为东南风
B.乙地狂风暴雪
C.丙地有连续性降水
D.丁地雨过天晴
【小题2】与同纬度大陆东岸地区相比,该区域( )
A.日出时刻晚,白昼时间短
B.气温较高,年较差较大
C 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D.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甲位于气旋的南面吹西南风;乙地位于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为晴朗天气;丙地位于暖锋锋前,会形成连续性降水;丁地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小题2】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可知,该地区位于亚欧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于,气温年较差小,河流径流量量化小,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同纬度大陆东岸,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气温年较差大,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植被也以温带落叶落叶林为主。两地区纬度相同,日出日落时间相同,昼夜长短相同。
考点:该题考查天气系统和区域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6“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问题。
1.关于图中所反映信息表述正确的是2.为发展旅游业,该地区打算修一条直达山顶(840m处)的观光索道,合适的选线是3.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A.图中河流的流向为从东北流向西南后再向南
B.陡崖的相对高度为大于400米,小于600米
C.①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比②地多
D.甲丙两地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海上日出
E.从甲处到山顶
F.从乙处到山顶
G.从丙处到山顶
H.从丁处到山顶
I.①地区利用地形发展梯田,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G.②地区开发金矿资源,大力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甲地区可发展观光农业,开发生态农业旅游
丁地区建一个以观瀑布为主题的公园,发展旅游业
参考答案:1. C
2. B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河流存在于山谷中,且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故河流流向为由南向北,再向东流,故A项错误;陡崖高度的计算可根据公式:(n一1)×d≤H<(n+1)×d计算,其中n为陡崖处等高线重合的条数,d为等高距,计算可得200≤H<400,故B项错误;夏季时,我国东部沿海日出东北方向,甲地海拔低于其东北地区,此季节甲地不能看到海上日出,故D项错误;此地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受季风影响,夏季吹东南风,①地处在迎风坡,降水比②地多,C项正确。
2.本题可采用排除法。修建观光索道一般要符合以下原则:一是要有足够长度的游览距离,二是两点之间地形落差不能大太,三是中间不能经过凸出的地形。甲处到山顶,游览距离较短,地形较陡且地形变化幅度较大,故A项错误;丁地到山顶要经过陡崖处,垂直坡度大,安全系数低,不适宜,故D错误;丙处海拔较高且离山顶较近,游览价值较小,故C错误。只有从乙处到山顶,距离较远,中间经过山谷地带,两点之间地形落差不大,B正确。
3.梯田应位于坡度较缓地区,坡度大于25°的地区开辟梯田容易造成水土流失,①地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不适宜修建梯田,故A错误;②地矿产资源丰富,但地处河流中上游,若此处发展工业易对下游水体造成污染,故B错误;丁地区有陡崖,但并无河流经过,因此没有形成瀑布,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图的综合应用。
点评:本题考点较多,有一定难度,属于等高线综合分析的常规考点,解题需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①掌握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的关系;②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③山地迎风坡的判断方法;④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日出方向的年变化规律;⑤索道建设的基本要求;⑥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等方面内容。注意充分利于等高线图示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示意了世界某区域的经、纬线分布状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地较②地的地方时2.图中①、②两地所在的时区是3.下图为一条自西向东流经①处的河流,河中有一处自然形成的沙洲。该沙洲最可能位于
A.早6分钟
B.晚6分钟
C.早24分钟
D.晚24分钟
E.①在西三区,②在西四区
F.①在东三区,②在东四区
G.①、②两地都在东三区
H.①、②两地都在东四区
I.a处
G.b处
c处
d处
参考答案:1. D
2. C
3. A
本题解析:试题解析:
1.由于地球的自转,地方时东早西晚,相差15°经度差1小时,相差1°差4分钟,图中看出①在②的西边,经度相差6°。故①晚24分钟。
2.时区号=经度/15°=商……余数(余数小于7.5,取商,余数大于7.5,商+1。)推算①②同在东三区。
3.地转偏向力规律——南左北右,赤道不偏。①在北半球,且河流自西向东,故河水偏向运动方向的右即南方,对右边的侵蚀作用大,而左侧以堆积为主,故河州位于a点。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是某地实测的海拔(单位:米),读图回答题。
1.该地山脉的大致走向是2.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E.甲地位于山地陡坡
F.乙地位于山间盆地
G.丙地位于山前平原
H.丁地位于鞍部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该地山脉的大致走向是南北走向。把图中数值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即为等高线,如下图所示,图中蓝色线段走向即为山脉走向,由指向标可知,图中山脉走向为南北走向。
2.由上图可知:乙地位于山地缓坡地段,不是山间盆地。甲地等高线较稠密,位于山地陡坡;丙地位于山前平原;丁地位于鞍部。
考点:本题间接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各地的海拔高度把等高线地形图画出来,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答题,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