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6:24:49
1、多选题 下列现象属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是
A.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影响
B.北极地区有时会出现极光现象
C.南极上空出现臭氧空洞
D.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气温升高
参考答案:AB
本题解析:黑子活动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变化(影响各地的降水量变化);耀斑爆发扰乱电离层,产生磁暴,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太阳风到达地球两极,产生极光。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知识性试题。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1900年和2009年天然氧气生产量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省最可能是
A.广东
B.湖北
C.江苏
D.黑龙江
小题2:导致该省2009年氧气生产量小于1900年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破坏
B.水土流失
C.气候变暖
D.围湖造田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天然氧气的生产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图中冬季氧气生产量为0,说明植物冬季落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图示区应是北方地区的省份,D对。广东、湖北、江苏都有常绿阔叶林生长,冬季氧气生产量一定大于0,或保持较高生产量,A、B、C错。
小题2:夏季该省氧气生产量也降低,主要是植被覆盖率下降,植被面积减小。不合理砍伐造成的植被破坏,A对。水土流失是植被破坏的结果,不是原因,B错。气候变暖不会导致光合作用减弱,氧气生产量下降,C错。围湖造田水域面积减小,对植被面积影响小,D错。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该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读图回答问题。
1.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2.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
A.我国东北地区—①
B.我国华北地区—②
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
D.我国西北地区—④
E.①→②
F.④→①
G.③→④
H.②→③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1.①是能源储量小,需求量也小,不是东北地区,②储量大,但需求量小,不是华北地区,③储量小,需求量大,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正确的。④储量大,需求量大,不是西北地区。选择C项。
2.②储量大,但需求量小,不是华北地区,③储量小,需求量大,所以资源跨区域调配②→③色正确的。选择D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全球温度上升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关系密切。2009年联合同日的口号是“用爱温暖世界,而非二氧化碳”。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相关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
A、二氧化碳阻挡了地面长波辐射
B、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C、二氧化碳强烈反射地面短波辐射
D、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太阳短波辐射
2、有关升温3℃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
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
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
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
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
3、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
[? ]
A、澳大利亚
B、北非
C、西亚
D、中亚
参考答案:1、B
2、B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跨国企业可以把它的研究开发部、加工基地、各销售支部分设在世界各地,而它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就像在同一座办公楼里一样方便,这有赖于高效快捷的( )
A.交通运输网
B.邮政网络
C.电信网络
D.商业网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电信网络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作用,主要考查考生对电信网络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作用的认知水平。电信网络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等传递信息,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小,信息传递速度快,给跨国企业把它的研究开发部、加工基地、各销售支部分设在世界各地提供了便捷的信息传递方式,故答案选C。
考点:电信网络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作用
点评:该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考生对电信网络在社会发展中的功能作用的认知水平。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