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图》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28 16:24:2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示区域(  )
A.主峰的海拔可能是2100米
B.b处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490米
C.a处可能是海拔大于1900米的山峰。
D.c处可能发育河流
【小题2】站在图示区域的主峰,可以目测到的地点是(  )
A.b地
B.c地
C.d地
D.e地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观察图中等高线分布及数值变化,可知等高距为100米,主峰海拔高度在2000-2100米之间,不可能是2100米,A错;根据陡崖相对高度计算公式(n-1)d≤H<(n+1)d,n为等高线重叠条数(图示4条等高线重叠),d为等高距,经计算陡崖相对高度介于300米-500米之间,故B项正确;根据a所处位置,其数值可能为1700米或1800 米,不可能大于1900米,C错;c为山脊,不可能有河流发育,D错。
【小题2】b位于陡崖底部,a被山脊挡住,e位于谷地两侧山坡,所以在图示区域主峰不可能看到a、b、e三点;c位于山脊,所以c地可见,因此选B项。
考点:等高线判读;相对高度计算;通视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从A地到E地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
?
图示信息,下列有关各区域农业生产特色,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
A、A地—河谷农业 B地—基塘农业 C地—灌溉农业 E地—旱作农业
B、A地—坝子农业 B地—水田农业 C地—旱作农业 E地—旱作农业
C、A地—立体农业 B地—水田农业 C地—旱作农业 E地—绿洲农业
D、A地—高寒农业 B地—河谷农业 C地—河谷农业 E地—水田农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37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
材料二? A河干支流水量的季节变化
(1)简述甲国图示区域内南部地区与北部地区在地形、气候特征上的显著差异。(8分)
(2)分析A河干流枯水期出现在7月至9月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一,分析图Ⅱ阴影部分地区成为甲国优质热带水果种植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9分)
材料三?甲圆人口约1.94亿(2011年),分布极不平衡,绝大多数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且高度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城市。近年来,该国出现人口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地和中小城市迁移的趋势,这些市镇辖区的经济正在向农业、商业、石油开采以及劳动密集型的建筑业转型。
(4)简析甲国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12分)


参考答案:
(1)(8分)
南部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起伏和缓(海拔较高);(2分)一年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2分)北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海拔较低);(2分)全年降水丰沛。(2分)
(2)(8分)
A河流域主要分布在赤道以南;(2分)A河南侧支流全部在南半球,且较多较长,干流也在南半球(2分);7月至9月赤道低压带主要位于赤道以北,南侧支流和干流流域内降水较少,水量较小;(2分)干流补给水源较少(2分)。
(3)(9分)
纬度较低,(1分)气温较高,热量充足;(1分)(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多晴天,(1分)(日照充足)光照强,(1分)昼夜温差较大;(1分)地处河谷地区,(1分)地势较低平(1分);土壤肥沃;(1分)水源充足,灌溉便利(1分)
(4)(12分)
中西部地区地处高原,气候较为凉爽,环境优美,适于人类居住;内陆地区资源开发,中小城市产业转型,劳动力需求增多;解决东南沿海人口过于集中所带来的城市化问题;加强对内陆地区的管理,平衡人口分布;促进甲国经济的均衡发展。(每点3分,答对其中四点得12分)


本题解析:
(1)南部地形以高原为主(巴西高原),起伏不大;气候为热带草原气候,其特征为:终年高温,干湿季变化明显;北部地区地形乙平原(亚马孙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
,其特征为:终年高温多雨。
(2)A河干流枯水期出现在7月至9月的原因可以从半球位置,大气环流和旱雨季关系来分析。半球位置:A河干流及其支流都在南半球;旱雨季:南半球7月至9月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控制图中A河干流和支流,降水少。
(3)影响农业布局的有利的自然条件可以从:气候(热带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形(比较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等方面来分析。
(4)甲图为巴西,近年来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可以从自然原因(地形、气候、资源)和社会经济原因(城市职能、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两方面来叙述。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

小题1: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  
A.80m
B.110m
C.170m
D.220m
小题2: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A.道路①为直线
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  
C.道路③最长
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道路重合
小题3: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  
A.道路③
B.道路① 
C.道路①和②
D.道路②和③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题目当中很清楚看出,两地高度分别为260和150, 故高差为110 选B
小题2:从图可以看出,①水平距离最长,不会是直线,③水平距离最短,两地之间的最高点可达375米左右,排除法,可选D.
小题3:运输重型机械,最好选平坦的道路,故选B.道路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以下各题。
1.图中G处的高程最有可能是2.按气温垂直变化的一般规律,若G地气温为26℃,则H地气温可能为
A.0米
B.100米
C.150米
D.200米
E.21.2℃
F.20.2℃
G.24.8℃  
H.25.8℃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1.等高线图中相邻两条等高线数值相等或相隔一个等高距。所以G处高程可能为0或者100米,根据图中的河流,河流位于山谷,所以G处海拔最有可能为100米。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H处海拔为300米,HG两者的相对高度为200米,气温低1.2℃,G地气温26℃,则H的气温为24.8℃。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