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6:19:41
1、综合题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_______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风向是___________。
(3)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是_____________气候,成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冬季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类型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5)①②③④⑤自然带的更替是以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⑤⑥⑦自然带更替更符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异规律。
参考答案:
(1)整体?
(2)西南?
(3)地中海气候?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温和多雨
(4)⑤⑧
(5)热量?从沿海到内陆(或经度地带性)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自然带的分布等内容。(1)图示反映了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影响气候类型的分布,而气候类型的分布影响自然带的分布,属于自然环境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属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2)图示甲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为盛行西风带,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为西南风。(3)图示C地位于中纬度的大陆西岸,由于受盛行西风和副热带高压带的交替控制,而形成地中海气候。冬季由于受盛行西风控制,故温和多雨。(4)结合全球的自然带分布,⑤是温带大陆西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下发育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⑧温带大陆东岸的温带季风气候下发育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5)图示①②③④⑤自然带的更替呈南北方向变化,故为纬度地带性,是由于热量条件差异为基础;⑤⑥⑦自然带更替呈东西方向变化,为干湿度地带性。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 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中,人们必须考虑到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资源系统,这主要是依据自然资源的
[? ]
A.地域差异性
B.数量的有限性
C.整体性
D.分布的规律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主要循环示意图”,完成题。
小题1:人类在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向大气排放大量CO2,但大气中的CO2浓度仍基本稳定,原因是:
A.大气本身具有减缓CO2增加的功能
B.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生产功能
C.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
D.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都具有平衡功能
小题2: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结合上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
B.地球表面植被覆盖率越来越低,原因在于大气层中的CO2愈来愈少
C.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能放出氧气,同时也放出氮气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能把有机质转化为元素和简单化合物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自然地理各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即相互作用),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这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平衡功能。人类在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向大气排放大量CO2,但大气中的CO2浓度仍基本稳定,原因是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
小题2: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从图中分析大气中CO2的来源:①是动植物遗体分解;②是呼吸作用;③是燃烧化石燃料。其中燃烧化石燃料是主要的。结合上图分析,太阳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
自然地理环境的生产功能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所以,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与生物学知识结合紧密,考察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①,②,③代表的土壤类型依次是
A荒漠土壤,森林土壤,草原土壤
B草原土壤,荒漠土壤?森林土壤
C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
D草原土壤?森林土壤,荒漠土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分析、判别,提取图中横、纵坐标关联信息,归纳有效解题信息:①、②、③曲线所代表的有机质含量随图层变化的幅度不同;①曲线土壤有机质土层厚度大,②土壤类型有机质层厚度次之,有机质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下20厘米土层,③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少,且随土层厚度变化不明显。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各题。1.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2.垂直地带性显著的地区通常3.我国内蒙古地区的自然带,自西向东依次出现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其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热量
E.绝对高度大而相对高度小
F.相对高度大而绝对高度小
G.纬度低,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均大
H.纬度高,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均大
I.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G.沿纬度变化方向的地域分异
由赤道向两极的 地域分异
垂直地域的分异
参考答案:1. D
2. C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治理环境的差异性。
1.塞北和江南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南北差异,属于纬度地带性分异,以热量条件为基础。
2.垂直地带性的差异是指从山麓到山顶,由于水热条件的差异而形成,在纬度低,相对高度和绝对高度都大的情况下,垂直地域分异最明显。
3.内蒙古的自然带的东西差异,是由于水分条件的差异而形成,故属于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