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6:18:39
1、单选题 若以地球为中心,可视为太阳沿黄道绕地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其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下图是以地球为中心的太阳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注:天赤道是赤道平面的延伸)
【小题1】本次月考期间(9月19-20日)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太阳处于甲、丙位置时( )
A.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B.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读图可知,甲地位置靠北一些,应该为6月22日夏至日,月考期间的日期接近球分日,图中太阳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故应该位于乙地。
【小题2】太阳位于甲、乙时,分别为冬至日和夏至日,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冬至日是公转速度快,夏至日是公转速度慢;冬至日日地距离近,夏至日日地距离远;同一点日出范围在冬夏至日位置不相同,都位于东方,但是偏南、偏北不同。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视运动和地球运动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图为“不同日期的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A图所示日期全球昼长分布规律是 _____________。(2分)
(2)B图所示日期,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4分)
(3)C图所示日期,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纬度分布范围分别是 、
。(2分)
(4)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国旗与旭日同升,A、B、C三图所示日期中,升国旗最晚的是 。(2分)
参考答案:
(1)从70ºN向南昼越来越长(1分),70ºS及其以南地区是极昼(1分)
(2)(0º, 115ºE)(2分) 丁乙甲丙(2分)
(3)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1分) 赤道以南地区(南半球)(1分) (4)A(2分)
本题解析:
(1)图A自转方向是逆时针为北极图,70ºN出现极夜,可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20ºS,全球昼长分布从70ºN向南昼越来越长,70ºS及其以南地区是极昼。
(2)图B是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赤道;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图示正面方向是北极,甲地为115ºE,是正午时刻,即太阳直射点为(0º, 115ºE);地球的自转线速度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丁乙甲丙。
(3)图C示北极圈以北是极昼,C图所示日期是6月22日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是北回归线,最小值的纬度分布范围分别是赤道以南地区或南半球。
(4)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国旗与旭日同升,夏季升旗时间早,冬季升旗时间晚;图A是北半球冬季,图B是春秋分日;图C是夏至日,升旗最早的是C,最晚的是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太阳活动的变化周期大约是(?)
A.7年
B.9年
C.11年
D.13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太阳活动的标志。太阳大气由里往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黑子,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耀斑。黑子数目和耀斑大小变化的周期大约都为11年,黑子数目的多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①地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小题2】与①地相比,②地( )
A.气温年较差较小
B.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C.昼长年变化较小
D.较早进入新的一天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 据图可知:由海陆形状可知图示区域为以北极为中心,先判断图示东西南北方向;根据等压线分布情况,可知其西侧气压较高,东侧较低,①作垂直于1020等压线指向东,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作用向右偏,风向指向东南方向,因而该处应吹西北风,故本题选C。
【小题2】据图可知:该图为北极地区,则可推出①地在90°W附近,②地位于90°E附近,即②地且较早进入新的一天,②地纬度高于①地,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较小,昼长年变化较大,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气运动、气压带和风带、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同一经线上的各地,一般情况下( )
A.昼夜长短相同
B.自转线速度相同
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D.地方时和区时相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在同一经线上的点,地方时和区时相同,D对。在同一纬线上的点昼夜长短相同,自转线速度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同,不同纬线上多数不相同。在同一经线上的点,可以在不同纬线上,所以昼夜长短不一定相同,A错。自转线速度不一定相同,B错。正午太阳高度也不一定相同,C错。
考点:该题考查影响昼夜长短,自转线速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