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6-28 16:17:5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是北半球局部图,AD、BC为纬线,且BC弧度为90°,AC为晨昏线且与纬线相切于C点,图示区域恰好为7日。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是
A.7日18时
B.7日6时
C.6日18时
D.6日6时
小题2:下图是某城市该日一天内的杆影轨迹示意图。O为立杆处,虚线为杆影,曲线为杆影端点轨迹。该城市可能是下列城市中的

A.开普敦
B.堪培拉
C.北京
D.圣地亚哥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 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区域恰好为7日”这一信息可以肯定图中AB? CD一定为双日界线,其中一条为1800经线,另一条是代表0:00或24:00的自然日界线,现根据“AC为晨昏线且与纬线相切于C点”这一信息可以推定图中的CD一定是代表0:00或24:00的自然日界线(晨昏线与某条纬线相切,过切点的经线的地方时只能是0:00、12:00),进而肯定AB是1800经线,CD经线的经度数为900E,结合900E的地方时为7日的0:00或6日的24:00,可以计算出国际标准时间(0时区的区时)=6日18:00,故选C
小题2:借助小题1:的分析可以肯定图示中ACD部分一定处在夜半球,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说明太阳直射在北半球,为北半球的夏季。只有北半球地区才会出现昼长夜短的现象。从图示可以看出该城市立杆之处是属于昼长夜短,而选择项中开普敦、堪培拉、圣地亚哥都在南半球,只有北京在北半球,故选C
点评:本组题涉及到双日界线的判定与应用、日照图的判读、时间的计算与太阳的视运动及日影响等众多难度较大的知识点,试题难度较大,属于难度较大的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峰,也是世界最高峰,我国于2005年测量珠峰海拔高程获得的最新数据是8844.13米。珠峰峰顶比同纬度海平面?(  )
A.白昼略长
B.黑夜略长
C.自转线速度略小
D.自转角速度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珠峰较同纬度地区海拔高,故日出略早,日落略晚;则昼长略长;而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则自转的角速度相同,线速度略大。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地势高低对昼夜长短和自转速度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在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
A.季节变化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地方时相同
D.昼夜长短相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卷分析:同一纬线上,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相同,而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地方时差异的基本规律和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状况的基本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10月1 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0月1日,处于9月23日到12月22日之间,故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逐渐向南移。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进而可以推断全年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和移动,画图分析可更直观。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该表为当85°N刚好有极昼的时候,北半球甲、乙、丙三地测1米高的物体影子,测得一天中影长最短时的北京时间及影长(已知tg15°≈0.268),据此回答问题
1.甲、乙、丙三地按纬度从高到低排列2.甲、乙、丙三地东西方向的正确叙述3.关于此日正确的叙述
A.丙、甲、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甲、乙、丙
E.甲在乙偏东方,乙在丙的偏东方
F.甲在乙偏西方,丙在乙偏西方
G.乙在丙偏东方,乙在甲偏东方
H.丙在甲偏西方,丙在乙偏西方
I.在北京的偏东方的是甲、乙
G.正午太阳高度从高到低排列:丙、甲、乙
日出时间从早到晚排列:丙、乙、甲
夜长从长到短排列:甲、丙、乙


参考答案:1. C
2. A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刚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纬度互余,当85°N刚好有极昼,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5°N。则故正午太阳高度自5°N向南北两侧递减,而甲乙丙三地均位于北半球,故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则正午的影长越长,反之,影子越长则纬度越高。
2.影子最短时应为当地的正午12时,根据其出现的北京时间:甲地12:40分,则甲地的当地时间较北京时间晚40分钟,即位于120°E西面10°,当地经度为110°E;乙地北京时间18:00,当地为正午12时,则当地时间较北京时间晚6个小时,即当地经度位于120°E西侧90°,则当地经度为30°E;丙地北京时间2:00,当地为12时,则北京时间较当地时间早14个小时,故当地经度位于120°E的西侧210°,计算当地经度为90°W,根据三地的经度位置可确定东西方向,A正确。
3.根据经度位置判断位于北京偏东的是甲、丙;A错误;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故B错误;越往东日出越早,C错误;由于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故夜长由长到短即由南向北,(北半球)由低纬向高纬,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和地球运动意义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点较多,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题干的基本信息和正午太阳高度与经度、纬度之间的关系;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昼夜长短的分布状况等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