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6:17:58
1、单选题 证明自转现象的有(?)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昼夜的交替?③太阳直射点的变化?④北半球河流的右岸冲刷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太阳直射点的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而形成的。昼夜交替反映地球的自转;北半球河流的右岸受侵蚀严重是因为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的原因。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解答此题需明确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地方时、运动物体偏转现象。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地球在不停地自转的同时,也围绕着太阳作公转运动。据此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B.地球自转360°的时间正好是24小时
C.自转过程中,地轴北极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D.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小题2:地球公转过程中(?)
A.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之间始终保持66°34′的夹角
B.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同
C.离近日点越近,地球公转速度越慢
D.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刚好为365天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小题1:地球自转运动的特点:方向自西向东,且自转轴北剬指向北极星附近,在极点上空看,南顺北逆;真正周期为一恒星日23h56′4″(转360°),而太阳日为24小时。综上选C.
小题2:地球公转的特点:方向自西向东,在两天顶看,南顺北逆;真正周期为一恒星日365天6是9分10秒;近日点(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7月份)公转速度最慢,黄赤交角为23°26′。综上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一河段的剖面,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河流位于2.若此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它哪一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
A.南半球
B.北半球
C.赤道上
D.回归线上
E.南岸
F.北岸
G.东岸
H.西岸
参考答案:1. B
2. B
本题解析:试题解析:
1.考查地转偏向力,其分布规律——南左北右,赤道不偏。图中,左岸(左手方)堆积,右岸(右手方)侵蚀为主,故水流偏向右岸(右手方),故为北半球。
2.此河流是北半球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根据地转偏向力规律,向运动方向的右偏即向北岸偏,对河流的侵蚀强,所以特别加固北岸。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当我国浙江某地(30°N? 120°E)七月中旬一天正午,阿根廷某地(30°S? 60°W)的农民正在
A.刚起床吃早饭
B.在田间割麦子
C.吹着风扇吃晚饭
D.盖着被子进梦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7月北半球为夏季时,南半球为冬季,气温较低。120°E正午地方时为12:00。60°W的地方时为0:00,则为盖着被子进梦乡。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该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后完成问题:
小题1:北半球各地夜长于昼,且昼长逐日递增的区段是
A.a→c
B.b→d
C.d→e
D.c→e
小题2:当太阳直射点由b向c移动时,关于地球公转速度叙述正确的是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慢-快-慢
D.快-慢-快
小题3:当太阳直射点由a向b移动时,香港(22°15′N)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
A.低-高-低
B.高-低-高
C.低-高
D.高-低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昼夜长短的状况与变化,可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来判断。北半球夜长于昼,即昼短夜长,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昼变长,故判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故确定为d→e段。
小题2:当太阳直射点由b向c移动,根据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的差异,判断为夏至日到秋分日,由于中间经过远日点7月初,故判断公转速度先变慢,再变快。
小题3:当太阳直射点由a向b移动时,太阳直射点有赤道移到北回归线,而香港位于22°15′N,故太阳直射点先逐渐接近,后远离,故判断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判断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