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6:15:33
1、单选题 该图中,三条等值线的数值关系为a<b<c。回答问题。
1.若三条线为北半球等压线,则甲处吹2.若三条线为等高线,MM沿线处不可能是
A.偏东风
B.偏西风
C.南风
D.东北风
E.分水线
F.集水线
G.山谷
H.小河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分析。
1.若为等压线,且a<b<c,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风向向右偏,可画出甲地的风向为偏西风。
2.若为等高线,a<b<c,则MN沿线符合“凸高为低”,判断为山谷,而分水线为山脊。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470米
B.CD是山谷,EF是山脊
C.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
D.H地比B地降水多
小题2:上图中有一处陡崖,其高差可能是:
A.98米
B.198米
C.698米
D.298米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山的海拔是1150米,乙山的海拔是1320米,两山的相对海拔是270米,A是错误的;CD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EF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B是错误的;根据图中指向标,H位于东南坡上,C是错误的;根据图中风向,H地位于迎风坡,B位于背风坡,H地比B地降水多,D是正确的。
小题2:陡崖的相对高度的公式“(n-1)×d≤△H<(n+1)×d”中,n表示重叠的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H表示陡崖的相对高度。n为2,d为200米,200米≤△H<600米,正确的是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等高线的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某校学生于台风过后,前往某山区实习,观测溪谷的变化情况。下图为学生实习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小题。
【小题1】学生在实习中可以得知的是( )
A.溪谷的坡度;溪谷的蒸发量
B.溪谷的蒸发量;溪流的水深和流速
C.溪谷的台风降雨量;堆积物粒径大小
D.溪谷的坡度;堆积物粒径大小
【小题2】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丁
D.乙、戊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因为是“台风过后”,测量本次台风的降雨量已经不可能;溪谷中的蒸发量不是学生实习能够测量出来的;但学生可以很直观地观测到溪谷所在地的坡度和因洪水过后形成的堆积物粒径的大小。
【小题2】根据等值线的判读规律“凸高则低,凸低则高”,结合图中等高线数值的变化,可知甲、丙两地位于山谷;溪谷发育在山谷中,学生在溪谷的观测点自然在山谷中,而乙、丁、戊三地位于山脊。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不考虑海陆、地形、冰雪等条件,有人从极点附近(包括极点)某地出发,依次向正北走5千米,正东走35千米,正南走5千米,正好回到原地。从极点上空看,向东走时可能
A.逆时针走了>180°的圆弧
B.逆时针走了<180°的圆弧
C.顺时针走了>360°的圆弧
D.顺时针走了<360°的圆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是某地沿经线剖面图,关于A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是冰盖的最高点
B.全年大部分时候受低压中心的控制
C.有极昼、极夜现象
D.当地河流受冰雪融水影响,夏季流量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结合图示剖面图的地势分布,判断该地区为南极大陆,故C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