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6:14:11
1、单选题 下图中横坐标为某日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完成题。
小题1:自转线速度相比:
A.d>b>a>c
B.c>d>b>a
C.b>d>c>a
D.a>d>b>c
小题2:图中a、b、c、d四个地点昼长时间相比:
A.b>c>d>a
B.a>d>c>b
C.d>c>a>b
D.a>b>c>d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小题1: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故自转线速度相比c>d>b>a。
小题2:由图可知,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说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6月22日,此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反之。故图中a、b、c、d四个地点昼长时间相比a>d>c>b。
点评: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读图,弄清图的含义,坐标轴的含义。解答本题组需注意以下几点:(1)明确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2)明确夏至日这天,全球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全球越往北昼越长,越往南昼越短。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7月1日,地球位置最靠近左图中?位置附近,此时全球昼夜分布大致与右图中的??(填字母)图相符合。(2分)
(2)地球位于图③位置时,晨线正好与100°E重合,?经线正好与昏线重合。此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为?。(2分)
(3)当地球位于图②附近时,地中海沿岸地区受?影响;此时,在北印度洋自西向东航行的轮船遇到的情况是?(填选项字母)(2分)
A.顺风顺水
B.逆风逆水
C.顺风逆水
D.逆风顺水
(4)南极地区气温最高时期,地球位于?位置附近,亚欧大陆受?气压控制。(2分)
(5)当地球位于图①处时,极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之后,太阳直射点正向?(南、北)半球移动。(2分)
参考答案:
(1)④? C?
(2)80°W? 7:04?
(3)西风? B
(4)②?高?
(5)0°?北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地球处于公转轨道的位置。根据地球所处公转的轨道位置判断。①为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前后,④为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③为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②为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7月1日,地球位置最靠近左图中④位置附近,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所以此时全球昼夜分布大致与右图中的C图相符合。
(2)本题考查晨昏线及光照图的判读。地球位于图③位置时,晨线正好与100°E重合,与100°E构成经线圈的是80°W,所以80°W经线正好与昏线重合。100°E地方时为6:00。北京116°E与100°E相差16°,时间相差1小时04分,所以北京的地方时为7:04。
(3)当地球位于图②附近时,为冬至,为北半球冬季,地中海沿岸地区受西风带影响;北印度受东北季风影响,洋流自东向西,所以自西向东航行的轮船逆风逆水。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4)南极地区气温最高时期,太阳直射南半球,地球位于②位置附近,亚欧大陆气温低,受高压气压控制。
(5)当地球位于图①处时,为北半球春分日,极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0°,之后,太阳直射点正向北半球移动。
点评: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南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等判断地球的节气“二分二至日”。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中虚线是晨昏线,实线为纬线。AB两点的经度差为60°,P点为中点,某天文兴趣小组此时在P点用量角器测得北极星的高度为68°。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B点的地方时是2.若此时北京时间为0点,A点的地理坐标是
A.2点
B.10点
C.14点
D.22点
E.90°E, 22°N
F.90°E,68°N
G.90°W, 22°N
H.90°W,68°N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局部晨昏线的综合分析。
1.在P点用量角器测得北极星的高度为68°,说明P地纬度为68°N。根据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同时结合图示晨线昏线,判断68°N及其以北为极夜。P点地方时为12点,因为A、B两点经度差为60°且P点为AB的中点,故A点地方时为10点,B点的时间为14点。
2.结合上题分析,若北京时间为0点,则计算A点的地方时为10时,故计算较北京时间晚14个小时,故经度为90°W,纬度即P点的纬度68°N。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青海玉树地震参数,完成下列各题。
| 时?间 |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北京时间) |
| 震中位置 | 33.2°N,96.6°E(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 |
| 震?源 | 14km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方时的计算。根据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为7时49分,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东加西减,所以96.6°E的地方时约为6时15分。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4月14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长夜短,地球公转速度最慢在7月初。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3: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km,陆地地壳较厚。玉树地震的震源为14km,所以位于地壳。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读恒星日与太阳日示意图,回答问题。
(1)从E1到E2,地球自转了________度,需要时间是________。
(2)从E1到E3,地球自转了________度,需要时间是________。
(3)昼夜更替的周期是字母________,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字母________。
参考答案:(1)360°;23时56分4秒
(2)360°59′;24时
(3)B;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