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6:13:30
1、单选题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A、B、C、D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2.图中A、B、C、D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A.A
B.B
C.C
D.D
E.A
F.B
G.C
H.D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图示风向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斜穿等压线,故C箭头正确;
2.图示四地中,C处的等压线最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故风力最大。
考点:本题考查等压线图和风。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风向和风力大小判断的基本方法。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小题1】关于甲地半球位置及近地面气压高低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北半球、高压
B.北半球、低压
C.南半球、高压
D.南半球、低压
【小题2】造成乙地出现降水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 )。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由1 000百帕等压面上的等温线分布北侧温度低、南侧温度高可以推断该地位于北半球;而1 000百帕的等压面高度分布在近地面,且甲地等压线向高空弯曲,由此可以判断近地面气压较高,因此A项正确。
【小题2】从等温线的弯曲状况来看,乙地温度降低,因此最有可能是冷锋天气影响;不会是气旋或者反气旋,因为该处等压线不闭合;暖锋影响气温会升高;因此本题选择A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东南亚部分区域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苏门答腊岛气候类型是_________,这种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6分)
(2)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2分)
(3)C是一条国际性河流,该河流量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均较_____(大、小),原因是____。(4分)
(4)若在苏门答腊岛东部沿海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根据图中信息简要分析自然条件对该工程的影响。(4分)
参考答案:
(1)热带雨林气候 (3分)
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2分)盛行上升气流 (1分)
(2)沿海、沿河流分布 (2分)
(3)大(2分) 季风气候区(2分)
(4)利:地势平坦(自然灾害少); 不利:多河流、沼泽,工程量大。(2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示的地理位置,苏门答腊岛位于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故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2)直接根据图示的聚落分布判断,聚落多沿海或沿河分布,主要从地形、水源和交通条件分析。
(3)根据图示的地理位置判断,C为流经中南半岛的湄公河,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故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都较大。
(4)甲乙两城间修铁路,位于沿海平原地区,有利条件是地势平坦。根据图例可以看到,两城间多河流、沼泽,工程量大,不利于施工。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保加利亚概图。
材料二 下图为北京和索菲亚多年平均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 图中阴影区域自然条件适宜,是玫瑰花的集中产地,种植面积广,被称为“玫瑰谷”。该国玫瑰油产业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玫瑰油产量和出口都居世界第一。其玫瑰油因质地纯正、香气浓郁,在国际市场上颇负盛名,需求量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
(1)据材料分析比较北京和索菲亚气候的异同。(4分)
(2)据图分析该国“玫瑰谷”适合玫瑰花种植的自然条件。(2分)
(3)结合材料分析保加利亚发展玫瑰油产业的区位优势。(4分)
参考答案:
(1)相同点:同属温带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年降水量差别不大;。
不同点:北京气温年较差较索菲亚大(或北京冬季月均温更低,夏季更高);北京降水季节变化大,主要集中在7、8月份(索菲亚降水季节变化小,主要集中在5、6月份)
(2)北面高耸挺拔的巴尔干山脉挡住了来自北方的寒冷空气,气温较高,而温暖湿润的地中海气流沿着河谷一路吹进来,带来了充沛的降水。
(3)玫瑰种植面积大,原料丰富;玫瑰油生产历史悠久,加工经验丰富;国际知名度高,市场广阔;玫瑰油品质上乘,出油率高,油质好。
本题解析:
(1)气候特征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应分别可二者的数值和季节变化两方面分析。从图中不难看出,北京和索菲亚同属温带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年降水量差别不大。然而,北京气温年较差较索菲亚大,冬季月均温更低、夏季更高);北京降水季节变化大,主要集中在7、8月份而索菲亚降水季节变化小,主要集中在5、6月份。
(2)本小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中的自然条件,可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从该地区来看,该地北面高耸挺拔的巴尔干山脉挡住了来自北方的寒冷空气,气温较高,而温暖湿润的地中海气流沿着河谷一路吹进来,带来了充沛的降水。因此适宜种植玫瑰花。
(3)本小题考查工业的区位因素,可从原料、生产经验、市场、品质等方面加以分析。
考点:气候特征比较、农业和工业区位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中甲地位于(46.3 °N,83.7 °E),丙地位于(42.1 °N,87.5 °E)。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处的风向是
[?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2.甲处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 ]
A.植被茂密,降水丰富
B.甲处纬度偏高,降水相对较多
C.临近海洋,水汽丰富
D.来自海洋的气流,在甲处受地形抬升
参考答案:1.B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