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6:09:42
1、单选题 下图为亚欧大陆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位:℃),读图分析回答1—2题。

[? ]
[? ]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流域内各点的雨水汇流速度有快有慢,汇流时间有长有短。等流时线是流域内汇流到出口断面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下图为“某河流等流时线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划分该流域范围的界线为
A.等流时线
B.山谷线
C.山脊线
D.等流速线
小题2:上图中流域的地势为
A.西南高,东北低
B.西北高,东南低
C.东北高,西南低
D.东南高,西北低
小题3:上图所示地区河流侵蚀作用最显著的地段为
A.S1
B.S2
C.S3
D.S4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山脊线即分水线(岭),是划分河流流域的界线,故答案选C。
小题2:等流时线是流域内汇流到出口断面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根据等流时线判断,S1等流时线数值最大,距离出口断面最远,应位于河流上游,再根据指向标判断,河流由东南流向西北,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所以答案选D。
小题3:等流时线是流域内汇流到出口断面时间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根据等流时线判断,S1等流时线数值最大,距离出口断面最远,应位于河流上游,等流时线间距较大,说明在相等的时间中,水流流过的距离较长,坡度陡,S1两侧等流时线间距大,地面最陡峻,河水流速快,侵蚀强,故答案选A。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走向山脉的南北两侧,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出现了明显的温度差异,即阳坡温度高于阴坡。读中纬度某内陆地区等值线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B.甲、乙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C.丙、丁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D.丙、丁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2、若a为12℃等温线,则乙地气温的数值可能是
[? ]
A.6℃
B.8℃
C.9℃
D.10℃
参考答案:1、C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地区等压线形势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图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A.甲地是下沉气流
B.乙地是高气压中心
C.丙地风力最大
D.丁地降水在锋后
小题2:当图中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彻底消失时?
A.德干半岛受西南季风控制
B.非洲南端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C.密西西比河受高水位控制
D.潘帕斯草原常常受到寒潮袭击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地均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排除A、B两项;丙地等压线最密集,所以风力最大,故选C;丁地附近应是暖锋,降水区域在锋前,排除D选项。
小题2:当亚欧大陆上低压完全消失时,是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排除D选项;此时德干高原受东北季风控制,排除A选项;气压带风带南移,此时非洲南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故选B;密西西比河的丰水期为北半球夏季,排除C。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面一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材料二:
乙地某山谷冰川构造示意图。
材料三:
丙区域放大图。
(1)材料一所示季节该区域河流处于________(丰水、枯水)期,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季节,图中洋流向____(东、西)流。
(2)甲地地带性植被是________,由甲地向西至我国南疆,自然景观变化主要体现出陆地环境的________________分异规律。甲地是我国著名的引黄灌溉农耕区,这里灌溉不合理容易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冰温越高,补给越快,冰川冰就越活跃。乙地山谷冰川与藏北高原冰川相比,流动速度更____。冰川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很好地体现了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大量侧碛物随冰川向低海拔地区“流动”,主要体现了冰川的________作用,终碛垄的形成体现了冰川的________作用。若要准确了解冰舌在不同年份的位置,需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________。
(4)指出丙地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并分析其产生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枯水;亚洲陆地受强大冷高压控制,说明是冬季,降水少;西
(2)温带草原;由沿海向内陆;土壤次生盐碱化
(3)快;侵蚀、搬运;堆积;GPS
(4)洪涝(答早涝亦可)。产生原因:丙地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总量大,雨季集中;河网密集,径流汇人量大;地势低平,排洪不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