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6:09:42
1、单选题 读图,该图为某地区的等温线图,图中数值是c>b>a,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EF位于陆地,GH若位于海洋上,该图所示半球位置和季节应是
A.北半球的夏季
B.北半球的冬季
C.南半球的夏季
D.南半球的冬季
小题2:在图示季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正值南极地区科学考察时期
B.我国长江流域出现伏旱天气
C.南亚地区盛行西南季风
D.澳大利亚的珀斯正值多雨季节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值是北高南低,可以判定图示区域在南半球,同时可以看出陆地等温线凸向南,海洋等温线凸向北,由此可以判定此时是1月,南半球的夏季。故选C
小题2:1月,南极地区出现极昼,气温比较高,是最佳的科考季节。故选A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白气温向北递减是北半球,向南递减是南半球;1月陆地等温线凸向南,海洋等温线凸向北。7月陆地等温线凸向北,海洋等温线凸向南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我国某区域1月等温线和年等降水量线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说出图示区域1月气温及年降水量的总体变化趋势;简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自古以来,为适应本区域的自然环境,人们主要从事的传统农业生产活动方式,按其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近年来,当地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但该地区地表植被退化严重,简述其主要原因。?
(3)目前,该地形成了一条绵延上千千米的“奶牛带”,饲养着130多万头奶牛,是全国最大的优质奶源基地。这条“奶牛带”上分布着100多家乳品加工企业。结合下图说出该地区乳品加工业的工业布局类型名称,简述该地区乳产品产量发生的变化及原因。
参考答案:(1)1月气温变化趋势:自南向北逐渐递减(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递减)。形成的主要原因:受纬度因素(太阳辐射)影响。年降水量变化趋势: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形成的主要原因:从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海陆位置)。?
(2)游牧业过度放牧,导致草原超载严重;过度樵采,破坏灌木林;过度开垦,造成大范围植被破坏;采矿业和交通建设不合理,造成植被破坏严重;鼠害严重、破坏植被;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干旱程度加剧,影响植被生长。?
(3)原料指向型工业。乳产品产量逐年增加。原因:畜牧业历史悠久;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市场需求量大;科技投入大;国家政策支持。
本题解析:调动和运用知识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善于从题目所给的条件中寻找信息载体,例如本题第(1)小题中“简述区域1月气温和降水量的总体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就必须充分挖掘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信息并结合该题所示区域的实际组织答案。第二,善于从题目设问中捕捉答题要领,例如该题第(2)小题中“近年来,当地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但该地区地表植被退化严重,
简述其主要原因。”在调运知识时必须明确题目中“自古以来”和“近年来”,不同时期农业生产活动差异所提供的信息差异;第三,要把试题设问与所学教材基本知识和规律紧密结合。例如该题第(3)小题中“说出该地区乳制品工业布局类型名称并简述该地区乳产品产量变化的原因”就必须充分调运所学工业布局类型及主要影响因素等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 下图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2)冬至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 ]
? A、300米
? B、400米
? C、500米
? D、600米
参考答案:(1)B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
1)写出图中字母所示的地形名称:A??,B??。
(2)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应选择??(①或②)线,理由是??。
(3)如果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甲、乙、丙、丁四个村庄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村,理由是??。
(4)作CD剖面线之间的地形剖面图。
参考答案:(1)陡崖?山脊?(2) ①,坡度小,工程量小
(3)丁?地势平坦开阔,水陆交通便利?(4)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图的综合分析。(1)图示A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B处等高线“凸低为高”,判断为山脊。(2)山区公路应沿等高线延伸,坡度小。(3)丁处地形最为平坦,且位于河流交汇处。(4)画地形剖面图注意两地之间穿过的等高线,及等高线之间的地形起伏。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是“相对湿度与温度的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温度和湿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对湿度从凌晨4点起逐渐加大
B.相对湿度随气温的升高而降低
C.相对湿度随气温的升高而增加
D.气温在12点时相对湿度达最大值
小题2:该地最有可能是?(?)
A.东京
B.阿伯丁
C.罗马
D.乌兰巴托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相对湿度降低,所以相对湿度随气温的升高而降低。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根据图示气温的变化,凌晨最低气温为5℃,下午气温达到32℃,该地昼夜温差大,所以为大陆性气候,乌兰巴托位于蒙古,为大陆性气候,气温昼夜温差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