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6:09:42
1、单选题 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1、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为
[? ]
A.东北一西南向
B.东西向
C.西北一东南向
D.南北向
2、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地形特征是
[? ]
A.上、下部均陡峭
B.上部较陡,下部较缓
C.上、下部均平缓
D.上部较缓,下部较陡
参考答案:1、A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6分)
(1) 说出图中乙区域西海岸的气候类型及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6分)
(2) 说出乙区域夏季大气环流的特点及其对大气环境的影响。(2分)
(3) 说出图中甲、乙两个区域日照时数的特点,并分析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 该地区为地中海式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充足。不利影响:降水少,水分不足。
(2) 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3) 甲地日照时数较少,原因是全年盛行西风,降水较多;乙地日照时数较多,原因是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降水少。
本题解析:
(1)由图中乙的位置可以判断,乙地为地中海式气候;地中海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以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
(2)乙地夏季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3)由图中日照时数可以判断,甲地日照时数较少,原因是全年盛行西风,降水较多;乙地日照时数较多,原因是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降水少。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中海气候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日照时数的多少及形成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地形区A、B所对应的自然带依次是 
[? ]
A、热带雨林带? 热带荒漠带
B、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C、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D、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下图为“某大陆西侧海面平均水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共15分)
(1)此海区位于________(南或北)半球。
(2)用洋流符号(暖流→,寒流
)在图上画出该海区洋流的分布;如果该海域位于东北太平洋,则这两支洋流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图中A处以北的沿海地带为________气候,附近的洋流对该气候的形成起了________作用。
(4)地球上具有此种分布模式的海区是(双选)? ( )。
A.欧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B.北美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C.非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D.南美洲西侧中纬度海区
(5)图中A附近的海域是否会形成世界大渔场?为什么?
参考答案:
(1)北(2分)
(2)图略。(2分) 阿拉斯加暖流 加利福尼亚寒流 (2分)
(3)温带海洋性 增温增湿 (3分)
(4)AB (2分)
(5)不会。因为世界级的大渔场一般分布在寒暖流的交汇处或冷海水上泛的地方,而A附近的海域为洋流遇到陆地后分支的地方。(4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海平面的平均水温变化规律,可以判断该地位于赤道以北,因为温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地区递减,所以图示区位于北半球。
(2)根据图中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可以判断洋流方向自A处大陆沿岸开始,向北是暖流,向南是寒流。用洋流符号(暖流→,寒流
) 表示在等温线的弯曲处。
如果图示区是东北太平洋,则向北的是阿拉斯加暖流,向南的是加利福尼亚寒流。
(3)图中A处以北的地带位于西风带,受沿岸暖流影响,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暖流对沿岸的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4)地球上具有此种分布模式的海区是欧洲西侧中纬度海区和北美洲西侧中纬度海区。这两处都有类似的洋流分布模式,沿岸分别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所以A、B对。非洲、南美洲都位于南半球,在南半球缺少中高纬度环流,所以西侧中纬度海区没有类似的洋流模式。C、D错。
(5)世界级的大渔场一般分布在寒暖流的交汇处或冷海水上泛的地方,而A附近的海域为洋流遇到陆地后分别向高纬、低纬流动,不是洋流交汇的地方。所以不会有大渔场形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参考答案:(1)分布规律:降水量自雅鲁藏布江下游方向向上游方向(或“自东向西”)逐渐减少。原因:由于喜马拉雅山的阻挡,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只能沿着雅鲁藏布江河谷逐渐深入。
(2)分布特点:沿河分布。原因:青藏高原地势高峻。气候寒冷,河流谷地地势平坦,水源丰富,热量条件较好,(农业生产和)城市多沿河谷分布。
(3)本区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地热资源丰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