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6:09:21
1、单选题 图中,当a,c值相差20°时,该地的纬度值为
A.23°N
B.63°N
C.43.5°N
D.27°N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思路一:a、c所代表的冬夏至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值为20度,将各选项代入验证。思路二:赋值,假设出该地纬度,运用正午太阳计算公式进行计算,H(夏至)-H(冬至)=20,也可求取结果。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地区一年中正午日影点永远朝南的是? (? )
A.南北回归线之间
B.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
C.北回归线至北极圈之间
D.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回归线之间有朝南的时候,也有朝北的时候,极圈到极点之间有极夜现象。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火星冲日”是难得一见的自然现象:火星、地球、太阳成一条直线,火星与太阳形成“此升彼落”(相对于地球)奇观。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能反映“火星冲日”现象中火星、地球和太阳三者位置关系的是( )
小题2:火星是人类探索地外生命的首选行星。据下表,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条件有( )
| ? | 水星 | 金星 | 地球 | 火星 | 木星 | 土星 |
| 与日距离 (百万千米) | 57.9 | 108.2 | 149.6 | 227.9 | 778.0 | 1 492.0 |
| 表面平 均温度 | -170~350 | 465~485 | -80~60 | -140~20 | -150 | -180 |
| 自转周期 | 58.6 d | 243.d | 23 h56′ | 24 h37′ | 9 h50′ | 10 h14′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火星冲日”时,火星、地球、太阳成一条直线,火星与太阳形成“此升彼落”,所以地球应位于火星和太阳之间。故选A。
小题2:表格显示火星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使火星与地球的温度适中;又因火星、地球自转周期比较适中,所以使地球上的温度变化不大,适合生物的生存;而表格中没有大气和四季的变化。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广场上W处有垂直于地面的旗杆,WO表示正午时旗杆在地面的影子,其长度随季节发生变化,12月22日缩短为零,A处有一棵树,AW垂直于OW,读图1-34回答:
图1-34
(1)当WO最长的时候,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三个月后,该地的昼夜长短?
?
(2)在A处的树位于旗杆的?方向,其精确的纬度是?。
(3)当AW与OW夹角为30°时,图中 ________(有无)太阳直射现象。?
参考答案:(每空1分,共5分)
(1)昼长夜短(昼最长)?昼夜平分?(2)正东? 23026’S?(3) 无
本题解析:影长在12月22日缩短为零,该地在南回归线上
(1)南回归线上影长WO最长,应该是6月22日,北京昼长夜短。三个月后,为9月23日附近,全球昼夜平分。
(2)在南回归线,影WO朝南。AW垂直于OW,A处的树位于旗杆W的正东方向(可参照地图上看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3)当AW与OW夹角为30°时,A位于南回归线以南,无阳光直射现象。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该图中a、b 为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回答问题。 
小题1:若m为北京时间8:40,且a、b两条曲线分别为Q、
P两地某日太阳高度日变化情况。则
A.Q地昼长小于12小时
B.P地该日正午旗杆影长为零
C.Q地一定位于北半球
D.P地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
小题2:若a、b两曲线分别为Z地一年内两天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情况。则
A.Z地有极昼极夜现象
B.Z地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
C.Z地可能位于拉丁美洲
D.Z地可能位于印度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 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m是北京时间8:40到太阳高度最大(正午太阳高度)是14:40.说明半天是6小时,全天昼长12小时。是位于赤道,一年有二次直射的机会。
小题2:北京时间(120?E)14:40,该地是12:00,那么该地的经度是80?E;一年有二次直射现象,说明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所以可能是印度。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