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6:08:16
1、综合题 【环境保护】图示为我国某区域198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和1989年—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该区域可能位于(3分)
A.华北平原东部
B.三江平原中部
C.四川盆地中部
D.准噶尔盆地南部
(2)1989年—2010年该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是?。(4分)
(3)该区域存在的典型环境问题是?,该环境问题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3分)
参考答案:(1)D(3分)
(2)耕地和林草地面积增大;水体湿地和盐碱地面积减少;荒漠面积不变。(4分)
(3)荒漠化;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大风日数多,地表沙质沉积物多等。(或土地盐碱化;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旺盛等。)(3分)
本题解析:(1)从柱状图表可以读到该区域各土地利用类型1989年的面积,该区域荒漠面积最大,林草地及盐碱地面积较大,水体湿地面积很小,说明该区气候较为干旱 ,河流和湖泊较少。最可能是位于我国西北内陆的准噶尔盆地。(2)折线图反映各土地利用类型至2010年的变化,仔细判读,就可以看出,盐碱地和水体湿地的面积大幅减少,耕地和林草地增加幅度大,荒漠变化少。(3)以第(1)题的分析为基础,我国西北地区的典型的环境问题为荒漠化或盐碱化,要注意,问题指向为“自然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环境问题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序号分别代表的环境问题。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说出治理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臭氧层空洞;酸雨;气候变暖;荒漠化
(水土流失、植被破坏)
(2)人口快速增长;资源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发
展
(3)控制人口规模;转变发展模式;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加强国际协作。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美国20世纪后期垃圾总量及处理构成变化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90年代后期美国的垃圾增长速度明显高于80年代
②90年代后回收利用的垃圾总量增长速度最快
③90年代中期焚烧处理的垃圾量大为减少
④90年代后用于回收做混合肥料的垃圾有明显增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图显示三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问题。
1.①、③人口增长模式分别是2.下列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与①相符的是
A.现代型和原始型
B.原始型和传统型
C.现代型和传统型
D.传统型和现代型
E.印度
F.德国
G.日本
H.俄罗斯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两地的人口三率基本特征:①地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故判断为传统型人口增长;③地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故判断为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
2.结合上题分析,①模式为“高低高”模式,是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而发达国家多为低低低模式,故只有印度最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增长。
点评:本题难度低,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掌握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并能结合人口三率特征进而分析人口增长模式,并掌握两类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的差异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A.多施化肥提高单产
B.分类回收垃圾
C.免费提供塑料袋
D.常使用一次性产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类回收垃圾,有利于节约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