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6:06:54
1、单选题 元月16日晚8时,用天文望远镜对准织女星,若保持望远镜的方向不变,则元月17日望远镜再次对准织女星的时间是( )
A.20时3分56秒
B.19时3分56秒
C.20时56分4秒
D.19时56分4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随着地球自转,地球表面某点连续两次经过同一颗恒星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年,其时间长度为23时56分4秒,若16日20时对准织女星,则再次对准织女星为23时56分4秒后,即此日19时56分4秒。
考点:恒星年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四座城市连续两天的日出日落时间表,分析可知
| 时间(北京时间) | 甲 | 乙 | 丙 | 丁 | |
| 27日 | 日出 | 06:59 | 06:50 | 06:50 | 06:15 |
| 日落 | 18:24 | 18:26 | 18:03 | 17:16 | |
| 28日 | 日出 | 06:59 | 06:49 | 06:49 | 06:14 |
| 日落 | 18:48 | 18:27 | 18:04 | 17:17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读表格,根据表中数值分析,四地的昼长小于12小时,北半球是冬半年。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出各地昼长,冬季纬度越高,昼长越短,丁纬度最高,A错。丁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B错。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C错。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四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D对。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北京时间2012年12月13日16时30分,嫦娥二号卫星飞越距离地球约700万千米的“战神”小行星,实现了中国航天史上最远深空的一次跨越。读下图,回答问题。(8分)
(1)将左图中的A、B、C、D标在右图适当的位置。(2分)
B: 前后,D: 前后。(4分)
(2)“嫦娥二号”飞越“战神”小行星时,地球位于左图中的 段。(2分)
参考答案:
(1)如图:(2分)
B:6月22日; D:12月22日 (4分)
(2)CD(2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右图可知,A为春分日,B夏至日,C为秋分日,D为冬至日,故在作图中对应标出位置即可。
(2)B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D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
(3)根据“嫦娥二号”飞越“战神”小行星发射时间,即可以判断其位置。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
A.90°E,89°N
B.80°W,40°S
C.10°E,1°S
D.180°W,71°S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周长40000KM,故赤道上的线速度为“日行八万里”。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线速度。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纬线长的特征和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下图为某日北京时间8:00时太阳照射地球情况(阴影区为夜,非阴影区为昼),分析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用P标出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2)图示时北京为 月 日。
(3)A、B、C三地比较,最先日落的是 。次日最早迎来曙光的是 。
(4)D点该日昼长约 小时。
参考答案:
(1)南回归线和从左向右数第二条经线交点处
(2)12 22
(3)A C
(4)8
本题解析:
(1)太阳直射点上,时间为12时,图中的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时,从而判断其经度位置。太阳直射点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从图上信息看,该日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
(2)从图上信息看,该日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时间为12月22日,图中北京时间为8:00时,因此,图示时北京为 12月22日。
(3)A、B、C三地比较,C地出现极昼现象,A、B位于同一条经线上,A地昼较短,最先日落。C地出现极昼现象,次日最早迎来曙光的是C。
(4)D点所在的纬线与昏线的交点时间为16时,从而可以判断其昼长为8小时。
考点: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