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6:05:29
1、单选题 该图为“江苏某市1994~2008年三次产业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对该市产业结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产值持续减少
B.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C.第三产业比重稳步上升
D.第一、二产业比重差距不断扩大
小题2:该市人地关系特征可概括为?
A.低水平协调
B.初显不协调
C.严重不协调
D.高水平协调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第二产业为主。选择B项。
小题2:第二产业为主,工业化发展造成环境问题严重,区域发展中人地关系出现严重不协调。选择C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中国上海世博会已于2010年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l84天。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正常年份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
1.下列关于世博会期间影响石家庄的天气系统,正确的是
A.5月主要受暖锋影响? B.6月主要受气旋影响
C.7、8月主要受暖锋影响? D.9月主要受副高控制
2.北京的李小姐打算去上海参观世博园中多个国家馆,她可以选择
A.京广线、长江航线? B.京九线、长江航线? C.京沪线? D.海上运输
3.世博会期间,石家庄正午影长的变化
A.变长? B.变短? C.先变长,再变短? D.先变短,再变长
参考答案:
1.C
2.C
3.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我国两个三角洲图,并回答2~4题:
小题1:关于两个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是珠江三角洲
B.乙图有京沪铁路经过
C.甲乙两地矿产资源丰富
D.甲图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小题2:利用各自优越的地理位置,两地第一产业都发展了
A.淡水养殖业
B.甘蔗种植业
C.甜菜种植业
D.造纸和化工
小题3:符合甲图中三角洲的土地条件特点的是
A.水稻土是生产力较高的土壤
B.人口稠密,耕地较为集中
C.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耕地中旱地所占比重大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1:A
小题1: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比较分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海陆位置和重要地理事物判断,甲为长三角,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乙为珠三角。
小题2:河口三角洲地区河网稠密,故都适宜发展淡水养殖;长三角位于亚热带,故适宜甘蔗种植,甜菜种植分布我国北方地区;造纸和化工不属于第一产业。
小题3:甲为长三角,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河网稠密,故耕地较分散,耕地类型为水田;由于长期种植水稻,形成了耕作土壤—水稻土肥沃。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沿海设立了一批对外开放港口城市,开启了外商在中国大规模投资的序幕。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1分)
资料一:见图
外商在中国投资产业结构图?(2000年)
资料二:见表2
表2?不同年代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地区比例(%)
| ? | 1990年 | 1995年 | 1999年 | 2000年 |
| 东部地区 | 93.86 | 87.69 | 87.77 | 87.83 |
| 中部地区 | 3.87 | 9.25 | 9.38 | 9.17 |
| 西部地区 | 2.27 | 3.06 | 2.85 | 3.00 |
参考答案:(1)BDE
(2)产业结构特征: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第二产业)。
地区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沿海地区),东部高西部低(从东部向西部递减)。
(3)原因: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②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③市场潜力大,居民消费水平高,购买力强;④市场经济体制健全,优惠政策多(政府管理比较高效)。⑤经济发达,城市密集;
(4)对策: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②改善生态环境;③加大教育投入,培养高素质人才;④调整产业政策,引导投资方向。⑤优化投资环境;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发展差异。(1)根据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作出判断。(2)依据图表所示的内容作出合理的描述即可。(3)把东部地区与中西部进行比较,并结合区域特征作出回答。(4)吸引投资即是吸引产业转移,一般要从内部交易成本、劳动力价格、市场等方面思考,劳动力与市场是潜在的因素,有时不是人可以调控的,而内部交易成本却能够人为改变,采取的所有政策都是为了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在人类社会近现代发展史上,出现过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的转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一艘海轮于2006年1月5日上午8时(当地区时)从B国港口城市②起航,经过28天13小时到达A国港口城市①,到达时当地区时为:______月______日______时。该海轮起航时,阳光洒满海面,海轮的影子朝向________方向。
(2)为节省燃料,海轮一路上尽可能顺洋流沿最短航线航行,在B国沿海航行时助航的洋流名称是:__________。假定海轮旗帜的飘向只受盛行风向影响,则整个航程中旗帜飘向的变化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分析右图中阴影区所示城市带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
参考答案:
(1)2月3日5时?西北
(2)加利福尼亚寒流、墨西哥湾暖流?偏东(东北)→西南→偏东(东北)
(3)沿海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条件优越(降水适度,气温适中);完善发达的(海、陆、空)交通运输(港口优良,海运发达;有铁路、公路与东、中部地区联系;航空运输发达);科技水平高;工业和第三产业发达。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两地的经度,可知两天所处时区。
(2)考查世界洋流分布和世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3)分析一个地区城市形成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图中阴影区位美国西南部沿海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都比较好。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