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6:03:46
1、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1.B与C的值及20°N处的等值线向西弯曲的原因2.该图为甲地和上图中A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则甲地的地理坐标可能为
A.50、100;大陆东岸有寒流经过
B.50、100;大洋西岸有暖流经过
C.50、200;大陆东岸有寒流经过
D.50、200;大洋西岸有暖流经过
E.(0°,135°W)
F.(20°N,135°W)
G.(0°,45°E)
H.(20°N,45°E)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的差值为50,有等值线变化规律可知,B为50,C为闭合等值线,其两侧等值线都为150,故C只能是150或200,这样排除A、B。20°N处的等值线向西弯曲的原因是大洋西岸有暖流经过。故选D。
2.读图可知:
(1)甲地的昼长为12小时,故甲地在赤道上,对应的纬度为0°。
(2)甲地的正午时刻(即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刻)比A地早7个小时——每相差一个小时经度相差15°,A地为120°E,则甲地在A地以东7X15=105°,即45°W。故选A。
考点:本题组考查等值线的判读及正午太阳高度的对应知识。
点评:本题组难度较大,等值线的判读、甲地昼长的判断及甲地的正午时刻出现的时间成为解题的突破口。考查对地理规律与原理多种形式的量化表述能力。以所给图片为素材,要求考生进行数据获取、以“数”说“理”,并进一步解释地理现象的形成及对应点的地理位置。本题虽有难度,但区分度良好。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该图是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面积与平均海拔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⑤、⑥表示的大洲依次是2.赤道和极圈都穿过的大洲是
A.欧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
B.大洋洲、欧洲、南美洲、亚洲、非洲、北美洲
C.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欧洲
D.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欧洲
E.②
F.③
G.④
H.⑤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海洋和陆地。
1.图示①面积最小,为大洋洲;⑥大洲海拔最低,为欧洲;
2.赤道与极圈都穿过亚洲,为面积最大的大洲。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贫乏的地区是
A.东北北部
B.新疆西北部
C.四川盆地
D.海南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四川盆地盆地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贫乏的地区,盆地地形,水汽不宜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
考点:主要考查了太阳辐射的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在晨昏线上
A.时刻为0点
B.时刻必然是6点或者18点
C.太阳高度等于0度
D.一定过南北极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晨昏线上,太阳日出或日落,其太阳高度是0度;只有极昼时,晨昏线上才是0点;只有昼夜等长时,时刻才是6点或18点;只有直射赤道时,才经过南北极点。故选C。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该图是世界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图,其中①是25℃等温线,②是20℃等温线,回答问题。
1.②等温线明显与海岸线平行的主要原因是2.①②两条等温线温度不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3.④⑤⑥⑦等温线都呈闭合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影响
B.洋流影响
C.降水影响
D.人类活动
E.太阳辐射
F.海陆分布
G.大气环流
H.地面状况
I.太阳辐射
G.大气环流
海陆分布
地形
参考答案:1. B
2. A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②处的西海岸是加纳利寒流流经的地区,所以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
2.①②两处的纬度位置明显不同,不同纬度气温不同的原因就在于太阳辐射。
3.四处都是山地地形,所以等温线闭合。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影响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非洲南部地区的基本概况,并结合影响气温分布的一般因素分析。难度一般。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