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6:02:23
1、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堤坝的主要作用是( )
A.拦沙蓄水
B.发电灌溉
C.防洪抗旱
D.调节气候
【小题2】在区域整治的过程中,下列各地形部位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A.甲——封坡育林育草,含蓄径流
B.乙——平整土地,建设基本农田
C.丙——修建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D.丁——疏浚河道,排沙泄洪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为我国黄土高原地区,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包括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堤坝的主要作用为拦沙蓄水,防治水土流失,故A正确。
【小题2】读图可知,该地为黄土高原,甲处为黄土塬,可平整土地,建设农田,故A错误;乙和丙都是坡地,但乙处较陡,应种植林草,丙处坡缓,可修水平梯田,故B错误C正确;丁位于沟底,应以打坝淤地为主,拦沙蓄水,故D错误。
考点:水土流失的整治措施。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是“某区域沿回归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
B.b山脉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C.c地处于世界最大的河流流域
D.d所在地形区为东非高原
2、流经e海域的洋流
[? ]
A.为西澳大利亚寒流
B.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洋流
C.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
D.由高纬流向低纬
3、e海域与f海域的温度(T)、盐度(S)相比
[? ]
A.Te>Tt;Se>St
B.Te>Tf;Se<Sf
C.Te<Tt;Se>St
D.Te<Tf;Se<Sf
参考答案:1、B
2、D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回答下面4题。
小题1: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100米
B.200米
C.250米
D.300米
小题2:河滩A,B之间的河段,河流的流向大致为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小题3:若该地区发展旅游业,最能吸引游客的自然景观可能是
A.梯田景观
B.瀑布景观
C.沙滩景观
D.丘陵景观
小题4:该区域需要改良的土壤为
A.黑土
B.黑钙土
C.红壤
D.黄土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
小题1: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为(n-1)d≤h<(n+1)d。
小题2:根据图示河流穿过的等高线应为山谷,故等高线“凸高为低”,故判断河流自东北向西南流。
小题3:图示陡崖位于河谷,故可能形成瀑布。
小题4:根据该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位于我国东南丘陵,其自然土壤为红壤。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对图中各地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 )
A.①为山脊
B.②为鞍部
C.③为陡崖
D.④为山谷
【小题2】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 )
A.40m
B.45m
C.55m
D.65m
【小题3】P.Q两地的相对高度: ( )
A.不少于10m
B.不超过10m
C.可能为5m
D.不可能为15m
【小题4】图中观赏陡崖的最佳位置是: (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A
【小题4】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分析。
【小题1】注意P、Q两处的地形不是山峰;图示①处等高线“凸低为高”为山脊。
【小题2】图示陡崖经过的最高等高线为50米,故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为50—60米。
【小题3】根据等值线高于高值,低于低值的特征,判断P处的海拔高度范围(40,50);Q处的海拔高度范围(60,70),故PQ的相对高度(10,30)。
【小题4】观赏陡崖应从低处适当的距离观赏。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ab段河流流向是 ( )
A.自东向西
B.由东北向西南
C.由西南向东北
D.由南向北
【小题2】 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①处的主要原因是( )
A.处于阴坡,光照条件差
B.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
C.位于山脊,风力太大
D.处于河谷,靠近陡坡,受山洪和山石威胁
【小题3】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③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相反。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可知,ab段河流流向是由东北向西南。【小题2】根据图中等高线凸出方向可知,①处位于河谷,且两侧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容易受山洪和山石威胁,不适宜野外露宿。
【小题3】图中的四条线路,只有甲线路穿过的等高线最少,坡度最和缓,工程造价低,古应该选甲线路。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